他太過於自私,太過於狹隘,太過於想通過這種言論的表白證明自己的孤傲,這可能恰恰是他缺乏的自尊的來源。
高級知識分子的惡,有時比普通人心中的惡意來得更深,更加的刺目,是一種更加狡猾的惡意。
人生的低谷
這件事讓他徹底失業了,找工作面臨著四處碰壁,他已經成為了壞口碑的代名詞,失去工作的范美忠在家做過一陣子的」全職奶爸」,力圖消失在公眾追問和斥責的視野中。
但是他的一路並不順利,甚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打擊。他曾搖身一變,
成為了北京開華教育公司的一名老師,公然變成了「中國第一文科教師」,
但是這是曾目睹過汶川地震事件的公眾所不允許的。
嗅覺敏銳的觀眾很快就發現了「范跑跑」這個冒牌貨,經過教育局的舉報,范美忠原形畢露,回到了家裡。
失業,繼續失業,他又將對社會的不滿之心變成了他的一套行事邏輯。
在家當奶爸期間,他一再認為學校的教育方法不得當,於是便輕易剝奪了兩個孩子去學校受教育的權力,讓兩個孩子從學校退學而變成自己親自教育。
一直以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生自傲的范美忠覺得自己才華橫溢,完全有獨自教育孩子的能力。
受到他的倡導,很多同鄉便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了范美忠家裡「接受私教」以為這樣會得到與學校不同的教育,還因為「老鄉」的關係借了光。
可這樣的路究竟對孩子的影響是好是壞,范美忠的一套教育觀念究竟是在積極塑造孩子還是在扭曲著孩子的心靈,我們不得而知。
范美忠獲得了追捧,乾脆在大山深處和妻子一起開了一個私立學校,過著他認為滿足的生活。
這種生活也沒有得到公眾與輿論客觀的評價。
關於范美忠個人品德的存疑,當然會影響對他從事教育工作的認可度,
甚至有的人認為范美忠這樣的人就該遭到全方位的封殺。
如果社會對這種品行的所謂的「教育者」都容忍度極高,
恐怕以後經過此類教師手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處於「高分無德」的狀態,
對學生的無論是身心的發展還是學業的成長進步都是極為不利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