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往往在這個時候,越靠近死亡就越對生命留戀。
如果能重新來一次,那該多好......
有太多沒做的事,也有太多遺憾,還有太多沒見過的風景。
活著,可真好啊!
從此之後凌志軍辭去了工作,和妻子奔赴全國各大知名醫院問診,希望能夠有醫生救他一命,可結果卻令人寒心。
每每到了醫院,總要排上好幾個小時甚至一天的長隊。可得到的都是一樣的結果,活不過3個月。
一次,凌志軍看的是專家號,人人都說他看得好,有很多年的經驗。當他落座時,對面的醫生白髮蒼蒼,莫名令人心安。
坐在這位專家身邊的是一個年輕醫生,看起來剛畢業不久,應該是來實習學習的。
凌志軍和醫生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情況後,專家開始和年輕醫生分析凌志軍的情況。
他看著專家給年輕醫生分析自己醫學影像上的癌細胞,聽著他們針對病情的討論。
凌志軍是一名記者,他見過許多故事,也記錄了人世間的人情冷暖。他清楚地知道,人與人的情感並不互通。
一位醫生每天要接診這麼多患者,他每天在病房裡都能見到流逝的生命。
特別是像這樣的知名醫院,很多患者都是癌症晚期患者,每天又有多少患者含著對親人的不舍離開人世呢?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花錢、排長隊,希望從令人敬重的專家醫生口中得到希望的曙光,可實際上每次得到的只是一張「死亡判決書」。
對於癌症這個致死率極高的疾病,目前最先進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化療以及服用抗癌藥物。
癌細胞在病變時,可不會嫌貧愛富,世人皆一樣。
有錢人或許還能往裡砸錢來勉強續命,但對大部分的窮苦人家來說,他們只能放棄,眼睜睜看著親人離開。
憂心忡忡、愁眉苦臉、傾家蕩產......
便是癌症患者最好也是最真實的寫照。
失望至極的凌志軍感覺到一雙無形的手正在狠狠遏住他的咽喉,並且一點點加力,要讓凌志軍在痛苦中一點點失去生命和活著的意義。
求生是人的本能,明明知道這一切或許不可為,可凌志軍偏偏想為之。那麼在這樣的就醫環境下,凌志軍到底是如何自己救了自己的呢?
接受合理治療
正在一家人愁眉不展之際,凌志軍一直在國外求學的妹妹傳來一個好消息,她認識幾位在這方面有經驗的專家醫生,並且給凌志軍安排了一場遠程視頻會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