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從肺癌晚期到腫瘤消失,人民日報記者抗癌成功,他是怎麼做的

2024-06-16     緣分     6309

正是這次會診,讓凌志軍一家重新燃起了希望,也成為他改變命運的關鍵。

當時國內專家看完凌志軍的病例後,都認為凌志軍的癌症已經到了晚期,藥石無醫。凌志軍因為腦部也有腫瘤,他多次求醫想問詢腦癌和肺癌之間是否存在聯繫,可醫生的回答都不是很確定。

回顧從肺癌晚期到腫瘤消失,人民日報記者抗癌成功,他是怎麼做的

這次的國外專家肯定地說,目前凌志軍的情況並沒有這麼嚴重,腦部腫瘤看起來是良性,而且和肺部的惡性腫瘤沒有必然聯繫。

這句話讓凌志軍重新燃起希望,這是從他確診以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

因為身體原因,凌志軍不方便遠赴國外會診和接受治療,於是這些專家推薦了一位國內醫生,讓凌志軍前往就醫。

可這位醫生對於凌志軍的病情,答案也是一樣,十分嚴重,必須馬上接受治療。

凌志軍試探地問:「如果不治會怎麼樣?」

回顧從肺癌晚期到腫瘤消失,人民日報記者抗癌成功,他是怎麼做的

醫生看了一眼他,明白了他的意思,意味深長地說:「不治,當然只能等死。」

又是一盆冷水,給凌志軍從頭澆到腳。

他安靜地退出醫生辦公室,走在醫院裡,看著這些因為治病而疲憊不堪的人,也看著那些因為看病而傾家蕩產的病患家屬。

難道自己也要過這樣的日子?

難道讓家人因為自己的拖累,也變得日子拮据?

醫院給出的治療方案如果真的有用,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因為患癌症去世,最後人財兩空?

回顧從肺癌晚期到腫瘤消失,人民日報記者抗癌成功,他是怎麼做的

凌志軍是一個記者,所以他能接觸到的資料也更多。當年凌建華患癌時,他查閱了大量資料,也親身經歷過病患家屬的無奈和絕望。

他十分清楚地知道,不能像父親那樣,以低質量的生活度過餘生。

於是他聯繫醫生進行手術,對肺部的病灶進行切除,不過卻拒絕了接下來的治療。

醫生認為既然手術,肯定要把肺部腫瘤和腦部腫瘤進行全部切除,但凌志軍認為自己腦部的腫瘤和肺部腫瘤之間沒有必然關係,只需要把惡性腫瘤全部切除就可以。

回顧從肺癌晚期到腫瘤消失,人民日報記者抗癌成功,他是怎麼做的

無奈之下,醫生只能尊重凌志軍的決定。

手術傷口癒合後,凌志軍就要辦理出院,這讓醫生驚訝不已。別的患者此時恨不得住在醫院,24小時有醫生全程監護、治療,凌志軍怎麼還往家跑?

不僅如此,凌志軍還不肯接受化療,也不肯服用抗癌藥物,這讓大家都十分費解。

對此他有自己的解釋。

凌志軍決定堵一把,不吃藥不化療,而是採取一種更為健康的生活方法。

回顧從肺癌晚期到腫瘤消失,人民日報記者抗癌成功,他是怎麼做的

他到底用的什麼方法?這個方法的效果如何?

向死而生

凌志軍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當他回到自己家時,鄰居們見到他在院子裡曬太陽總會積極上前打招呼,跟他聊天,說著當天的新鮮事。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