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自己背負了多少期望的王傳福不敢停下求學的腳步,1983年,王傳福被中南礦冶學院錄取,也就是如今的中南大學。那個時期的大學生極為珍貴,一個地方也沒有多少,寒門學子苦讀多年,終於有了出頭之日。
但他小有成就的背後是哥哥嫂子辛勤的付出,為了照顧他更加方便,哥哥嫂子在王傳福上大學的地方開了一個小店,全力以赴支持王傳福的學業。上大學的學費也是嫂子幫忙湊的,甚至直接賣掉了自己的嫁妝——一對金耳環。賣掉金耳環這件事,王傳福至今都刻骨銘心。
王傳福除了學習之外,其餘的時間也都幫哥哥嫂子在店裡幹活,大學四年,明明班級活動那麼多,但王傳福竟一次都沒去過。
四年後,王傳福被順利保研到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專門從事電池方面的研究,畢業時還被學校留校任教,工作的第二年就被提拔為當時最年輕的副主任,隨後又成為了主任、副教授,可謂前途一片光明。
1993年,王傳福被派往深圳籌建分公司,當時的深圳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創業財富的傳奇故事遍地皆是,深圳走在了開放的最前沿,那裡的人用著大哥大,邁著新步伐,正在向國際潮流追趕。
王傳福對此十分感興趣,也想在這裡一展身手,於是他便萌生了辭職創業的想法。
大膽嘗試破釜沉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當王傳福將這個大膽的想法分享給哥哥嫂子時,一貫支持他的兩個人卻提出了反對。其實哥哥王傳方和嫂子張菊秀也是為了王傳福好,此時的王傳福可謂是有了鐵飯碗,只要他好好乾,就不會失業。
從家裡的貧苦困境到如今終於供出了一個大學生,這其中的滋味,只有哥哥嫂子明白。也許王傳福是一時的衝動,可他的嘗試也不一定就是成功,如果創業失敗,那現在的工作也沒有了,到時候一家人的生活又該變成什麼樣呢?
王傳福自然也明白他們的想法,他耐心地向二人解釋,告訴他們,自己選擇的行業是朝陽產業,自己也是考察了很久,不會衝動做決定,請求哥哥嫂子能夠支持自己。在王傳福一番勸說之下,哥哥嫂子也轉變立場關掉店鋪,追隨王傳福創業,為王傳福加油打氣。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王傳福,1995年就辭去了工作,然後向自己的表哥呂向陽借了250萬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而此時,他所選擇的行業就是手機電池的生產,他將自己的公司叫做比亞迪科技公司,誰也不會想到此時的小作坊,日後將震驚全世界。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大家一起打地鋪,吃盒飯,嫂子和哥哥心疼王傳福,不要他一分錢,還為了王傳福身兼數職,不僅做流水線上的工人,還做後勤做保安,為王傳福看好工廠,守好產品。
經過五年的艱難打拚,2000年,王傳福研製出的手機電池可以充電3000次,在全世界都在用日本生產的手機電池時,他的電池橫空出世,在性價比最高的影響下,打破了日本電池壟斷市場的現狀,年利潤達到5000萬元。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