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北大教授孔慶東曾建議立法,廢除年夜飯,他為啥要這麼說

2024-06-26     緣分     6322

小時候的莫言經常窮得沒衣服穿,除了冬天都是光著到處跑,像小狗一樣,把能吃的都往嘴裡送。

大家都吃不飽飯,莫言的母親餓出了癆病,但還要下地幹活和勞作。

因為生產隊里拉磨的驢都餓死了,人就成為了主要勞力。

這樣一張真實的黑白照片,讓莫言和照片背後的沉重背景成為了大家討論的話題,但孔慶東總能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莫言不是說自己小時候饑寒交迫嗎?

照片上的小男孩看上去卻是一張方方肉肉的臉,沒有面黃肌瘦,也沒有營養不良的瘦骨嶙峋啊?

紀實北大教授孔慶東曾建議立法,廢除年夜飯,他為啥要這麼說

孔慶東因此發文暗示說到,虛構的文學可以改變真實的記憶。

你這個大作家寫多了「窮人」的故事,自己就變成真窮了?這難道不是迷失了「真我」嗎?

你莫言不是說吃不起飯嗎,?不是沒衣服穿嗎?

孔慶東話里話外都在說莫言撒謊,稱他在得獎之後「虛構記憶」,這張莫言自己曬出的照片正好打臉。

有人很不解,覺得莫言為什麼要謊稱自己小時候過得不好呢?

就因為人家照片上和現在一樣都是方臉,就說莫言在「虛構」童年嗎?

誰能通過一張照片就看出別人「餓不餓」啊!

孔慶東則解釋,人家如果不賣慘,可能出版作品可就困難了,所以對於莫言這種行為,他「寬宏大量」地表示能理解。

紀實北大教授孔慶東曾建議立法,廢除年夜飯,他為啥要這麼說

但孔慶東這番攻擊也讓很多人覺得莫名其妙,他不僅是汙衊了莫言,靠自己的腦補和單方面揣測就攻擊莫言,還連帶著否認了49年那苦難的記憶。

多少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在物資嚴重匱乏的年代裡成長起來的作家,難道都是賣慘嗎?

再者,極度的飢餓下,人是會被餓得浮腫的,孔慶東的發言恰恰體現了一種無知和自大。

更加感到孔慶東有些人格分裂的是,2006年的一篇訪談里,他曾誇讚莫言是「最有良心的作家」。

認為他和余華、劉震雲一樣,「文學作品與中國人當下的生存狀態結合得最緊密」···

紀實北大教授孔慶東曾建議立法,廢除年夜飯,他為啥要這麼說

在孔慶東的引導下,真的有「看圖說話」的網友,開始懷疑莫言故意展現家醜來博取某些評獎單位的眼球,對這位作家進行了詆毀和指責。

也許,孔慶東的才學是值得欣賞的,他在教學和文藝批評領域上也造詣非凡,但他的人品以及言行,實在是令人生厭。

不僅是知名作家會遭到無端的惡意揣測和侮辱,普通人更甚,但孔慶東應該不會想到這次會翻大車。

紀實北大教授孔慶東曾建議立法,廢除年夜飯,他為啥要這麼說

辱罵學生被告

2012年,孔慶東技癢難耐,在自己的微博上舞文弄墨寫了首詩《立春過後是立夏》,被不少粉絲紛紛在全網轉發。

其中有個叫關凱元的法學系學生讀過後,留言寫到:詩很不錯,但格律有問題,起碼「孤仄孤平不該錯」。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