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令》播出了S+爆款!黑馬團隊談鞠婧禕表演爭議

2024-07-11     影墨     3788

再比如潘樾假裝醉酒那場,原來的設計是採薇「背屍」一樣連背帶拖將他帶回屋裡,去呼應她本身的職業。類似這樣的設計我們在文本層面做了很多,希望呈現上官芷皮囊下,楊採薇的個性、怒火,以及前期她內心面對潘樾的PTSD,讓觀眾看到兩張臉是一個人。

當然我們也知道,從文本到實際拍攝,總會有東西是難以實現或有所差異的,這就是影視創作中的遺憾,也是我們沒能更好地幫到兩位演員的一個點,帶來這樣的爭議,還是有些抱歉的。

周佶:因為籌備製作周期都很緊張,劇作也好,拍攝也好,都會有我們內部復盤覺得本可以做得更好的點。但清楚哪裡不足,對我們這年輕團隊來說已經是很珍貴的經驗。

《花間令》播出了S+爆款!黑馬團隊談鞠婧禕表演爭議《花間令》劇照

「類型雜糅」本身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澎湃新聞:《花間令》能脫穎而出,一定程度上也和其高於同級別同類型作品的製作品質有關。品質這方面,團隊是怎麼去把控的?

周佶:我跟於老師決定合作時,我們共同的期待是:敲定的劇本在影像中最大化的呈現。不扭曲原本的創作意圖,精準呈現,是我的一個基本預期。

影視工作是團隊的藝術,每個環節都很重要,或許折損在所難免,但團隊專業給力,也會有很多補足、驚喜的地方。所以首先重要的肯定是理念相同的合作夥伴;其次,我比較相信求上得中、求下不可得的道理,所以心裡一直繃著一根弦,希望所有工作儘可能前置解決,留最少的問題給後期。

在工作流程上,籌備階段是我這邊和晟喜華視,我們作為片方比較著重把控的環節。一方面是劇本的完整性,一方面是確保所有關鍵環節的主創老師們,在項目風格的理解上是一致的。

《花間令》播出了S+爆款!黑馬團隊談鞠婧禕表演爭議《花間令》劇照

在劇本階段,和於老師還有鍾靜老師就時不時地會聊到我們對場景、畫面、風格的看法,像前面提到過的,每一次內容的調整,其實也是逐漸從文本層面鎖定項目調性的過程。我們希望破除古偶濾鏡,那會兒基本就鎖定了「魏晉落地」的基調——既要有魏晉風流、寄情山水的古韻雅致,也要有禾陽小城落地的煙火質感、民生百態;既要有案件、四大宗族的奇觀,也要有愛情、友誼的寫實浪漫。

正式進入籌備階段時,想法已經比較清晰,也有一些視覺上的參考了。這次會覺得特別慶幸的是,跟造型指導茜姐,美術指導東哥,在初次溝通的時候就能感覺到大家的想法思路非常契合,溝通也很順暢,尤其還能感受到他們對這個題材方向,是有創作熱情的,這無疑是極大的加成。

跟導演的第一輪溝通,主要也集中在風格層面,明確了在敘事層面,我們更偏「人物命運劇情向」,而非「撒糖甜寵向」,也就影像風格有了比較明確的定位參照,達成共識。

《花間令》播出了S+爆款!黑馬團隊談鞠婧禕表演爭議《花間令》劇照

澎湃新聞:《花間令》作為古偶,有著很明顯的「類型雜糅」特點,這既是近幾年國內劇集樂於嘗試的方向,同時也是很容易「翻車」的方向。聊聊你們的看法?

周佶:在我的理解里,「類型雜糅」本身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實操過程中,確實容易出現內容上的理解誤差。比如從《花間令》這個項目來說,我們最核心的換臉設定發生在第二集結尾、第三集初,但我們需要在第一集讓觀眾感受到我們項目的定調、並達成某種預期,這是要在一開始就清楚完成的,不然可能就會導致所謂「類型不明確」的問題。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