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愚伯的自留地
圖:來自網絡
人常言:千金買房,萬金買鄰,可見鄰居的好壞有多重要。在城市,如果你攤上一個差勁的「惡鄰」,還可以賣房搬家,但在農村,如果遇到一個差勁的鄰居,那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在我農村的娘家,有一位遠房的三嬸,平時為非作歹,無理取鬧,整個村莊的人,幾乎和每戶人家都有過打罵爭吵,成了大家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而我家,因為和三嬸家只有一牆之隔,從而給我的童年帶來災難性的傷害,我的童年可以說是在驚恐中度過的,這種驚恐不是來自自己的父母和爺爺奶奶,而是來自鄰里之間。這使我至今對於鄰里關係都心有餘悸,忍讓為先,可以說,這種潛意識的傷害,是一生的。
記憶里,我們兩家吵鬧聲幾乎沒有停止過,三嬸是一個尖酸刻薄的人,地道的農村婦女,沒有文化,說話聲和走路聲一樣大,占著便宜咧開嘴哈哈大笑,吃一點虧能罵你八輩祖宗,屬於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人。
我母親跟三嬸截然相反,她初中文化,屬於農村的文化人,且心靈手巧,會做一手好縫紉活。
小時候,三嬸家的女兒經常跟我母親學做縫紉活,為此三嬸很嫉妒,知道後每次都會把她女兒狠狠罵一頓,罵她認賊作父。
三嬸媽因為強烈的嫉妒心,所以對我家特別仇恨。
農村養的雞鴨鵝等家禽,都是散養,如果我家的家禽跑到三嬸家,那就等於羊入虎口了,因為三嬸會把它們圈在籠子裡,趁夜深人靜的時候殺吃了。那時候,每到半夜,時常有雞鴨鵝慘烈的叫聲,響在這個靜靜的小村上空,準是三嬸逮住了我家的雞鴨鵝給殺了。
母親氣不過,經常去找三嬸理論,一言不合兩個人就吵起來。三嬸長的人高馬大,又因為常年做農活力氣大得很狠,母親哪裡是她的對手。經常被她打得鼻青臉腫的。
那時我上中學住校,周日回家時,總能聽到三嬸罵街的聲音,她好像不知道累似的,常常一罵就是大半天,什麼污言穢語,都能夠從她的嘴裡出來,直到罵夠了才會住嘴,為了擺脫這種惱人的光景,我就跑到鄰村同學家裡去做作業。
三嬸非常強勢,得理不饒人,因此和鄰里關係相處的也非常糟糕。記得有一次,前面大娘家的雞跑到三嬸家,吃了她家幾顆菜,於是三嬸就大罵起來,但同樣也很潑辣的嬸子哪能受得了這個,於是,她帶上女兒和三嬸對罵起來。
三嬸哪裡是她兩個人的對手,漸漸處於下風,圍觀的鄰居們都哈哈大笑,這下三嬸徹底被激怒了,她直接用頭撞向前面的大娘,大娘躲了過去,結果她撞到了一棵樹上,頭上起了一個大包,圍觀的人都私下說她活該,其他的鄉鄰勸阻,她就罵勸架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