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不該被這樣對待

2022-06-25     昀澤     11607

四年級的某一天,班裡突然來了三名老師,本來說是檢查衛生的,重點卻放在了同學們身上。

三名老師離開沒幾分鐘,蔡明便被叫到校長辦公室。

原來,檢查衛生不過是個幌子,為電影《海霞》挑選小演員才是真。

而那三位老師分別是北京電影製片廠的王好為、季文燕,和演員謝芳

面對三位「老師」提出的表演才藝,蔡明絲毫沒有怯場。

加上她恰好拿過小學生詩朗誦比賽冠軍,乾脆憑著記憶吟詩一首。

這個有靈氣、有膽量的小姑娘,就這樣從一千多名小演員中脫穎而出,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

蔡明,不該被這樣對待

1975年8月,由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等人執導的電影《海霞》在全國上映。

蔡明在片中飾演「小海霞」,嫉惡如仇的小英雄形象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14歲的蔡明,憑藉此角色紅遍大江南北,不僅走在街上時常會被人認出,還俘獲了一大波少男的心。

當時還未成名的梁天便是其中之一,前前後後總共給蔡明寫過7封情書,字字深情,句句動人。

可惜的是,粉絲、愛慕者的信件如同雪花般一封接著一封,彼時的蔡明根本沒看到過這些情書,更別提回復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在當時,已經積攢了一定人氣的蔡明,成了搶手的「香餑餑」,不少文藝團體都向她拋來了橄欖枝。

面對突如其來的轉機,蔡明意識到,未來或許並不只有讀書一條出路,她的人生似乎又多了一種選擇。

蔡明,不該被這樣對待

二、另一種可能

人生本就會遇上各種各樣的分叉口,此時的蔡明恰逢初中畢業。

至於是繼續學業,還是走上演藝之路。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從小就有主見的蔡明,徵得父母同意後,決定放棄上高中的機會,繼而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成了那時廠里年齡最小的演員。

不過,進廠的第一年,蔡明並沒有急著接戲、拍戲,而是惡補之前落下的文化課。

一年後,也就是1977年,國內恢復高考制度,蔡明和十幾名演員就這樣被保送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進修。

於是,她又成了全校年齡最小的學生。

重回校園的蔡明,更加努力地提升演技、鑽研劇本。

課本里所有的劇目她都用心對待,天賦使然,以及外在條件的加持,讓她成了學校里炙手可熱的演員。

蔡明,不該被這樣對待

只要有演出,必定是主角!

在北影進修兩年後,蔡明再次回到北影製片廠,從此踏入了真正的演藝生涯。

由於之前飾演的「小海霞」過於深入人心,找到她的角色也基本上都是類似的悲情角色。

觀眾喜歡看,團里的領導喜歡她,她也因此被打上了「謝芳2.0」的標籤。

舞台上的蔡明,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悲情角色,連她自己都深信不疑,自己的未來肯定會在悲劇這條路上走到底,可老前輩謝添卻說:「這孩子是演喜劇的料!」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