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入洋蔥塊,稍微翻炒幾下就可以。細心的小夥伴會發現,這時候最初的洋蔥細絲已經基本糊爛了,對啦!這就是我們想達到的效果。
把炒好的食材倒入剛才燉好的牛肉湯里,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半小時,記得定時哦!
我習慣用日本的咖喱塊,裡面已經放了蘋果等幾十種食材,所以我們自己基本不再需要添加蘋果啥的了。一般選擇「中辛」,也就是中等辣度,家裡有小孩也沒啥問題。如果完全不能吃辣,可以選擇「甘口」,就是沒有辣度,甜口的;如果都是愛吃辣的小夥伴,可以選「辛口」,就是辣味。但事實上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都不太辣的。
大盒的咖喱塊,盒子裡面有兩份,每份包裝背後有紋路,分成六小塊,可以做成六人份的咖喱醬。所以拿出的半盒咖喱拆開前,先按紋路掰成六塊,撕開塑料紙就是這樣的了。
等砂鍋燉煮半小時後,打開蓋子,依次拿出一小塊咖喱塊,用料理筷夾了,在鍋內攪拌,等待咖喱塊融化了,再來下一塊。
就像這樣,耐心讓咖喱塊慢慢融化到湯裡面。因為我是一直攪拌的,不會結底,所以整個過程都是開著小火。冒著熱氣,感覺暖暖的,很有生活。
六小塊咖喱完全溶化後,咖喱醬就做好了,黏稠度大概是這樣的。這個時候可以關火了。我在做的過程中完全不需要再放水或者調味,非常簡單,方便操作。
最後加入椰漿,如果沒有,可以用鮮牛奶代替,增加風味,就是印度風味^_^稍微攪拌均勻即可。
在盤子裡盛上適量的米飯。
在一側加上適量的咖喱醬,一碗正宗的日式咖喱飯就完成了。一般日本的咖喱飯出品時都是這樣的簡單擺盤,如果想要美觀,也可以像主圖那樣先用小碗盛了米飯倒扣在盤子裡,再淋入咖喱醬。
光吃咖喱飯會比較膩,一般會佐以小菜或者清爽的蔬果沙拉🥗
如果嫌另外拌沙拉太麻煩,也可以直接在盤子邊上放幾片蔬菜,發揮你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好看的擺盤會增進食慾哦!學會了記得交作業哦!
小貼士 日本店長的小貼士:
關於洋蔥:洋蔥分成細絲和塊狀,細絲要融化進牛肉湯里,讓醇厚的牛肉湯更有層次,這一點很關鍵!塊狀洋蔥後加入,是為了最後可以吃到洋蔥的口感。
關於咖喱塊:如果有條件,可以用不同品牌、不同甜辣口的咖喱塊混搭,出來的咖喱醬口感更豐富。
關於油:全程只用到一小塊20克的黃油,不再需要其他任何的調味品。
關於添加食材:千萬不能加個性很強的食材,如青椒,絕對會改變咖喱原來的味道,必須是個性隨和又耐煮的食材,比如菌菇類的蘑菇或杏鮑菇。牛肉可以完全用雞肉代替,推薦雞腿肉,同樣切成小塊,燉煮時間可以適當減少到半小時。
在中國的日本友人小貼士:
一個人在國內居住,又要工作又想念咖喱飯時,用牛肉糜代替大塊牛肉,也可以大大節約燉煮的時間。牛肉糜甚至可以直接跟食材一起翻炒後加水燉煮,完全省卻燉煮牛肉的一個多小時。
需要提醒的是,替換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會改變或減少風味哦!有得必有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