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測評以及國產可可的一些雜談

2022-09-06     影墨     8417

科研人員的目標,是把海南島的可可種植,搞成那種精品莊園模式。不走低端模式,如果我們主力搞弗拉斯特羅這種低端可可,那麼定價權和話語權就會始終被人拿捏。手裡有好貨,議價腰杆子硬。

可可豆里最好的品種,克里奧羅,農科院也在研究,代號是香可177。目前需要攻克的難點是抗病性。這種可可樹比較嬌貴,對環境要求苛刻,抗病性差,產量不高。

個人感覺,國產克里奧羅,很難短時間內看到。本土化需要很長時間,雖然第三代科研人員搞的是育齡嫁接技術,已經比培育種苗快了許多。但是苛刻的環境要求,比如海灣河谷濕地雨林環境的硬性要求,如何適應本土病蟲害等,都不是兩三年能搞定的。而且如何說服農民去種植,種植了以後誰來收購,這都是問題。

農科院巧克力,我看了一下廠址之類的,應該就是他們下屬的企業,自己人研究的,不是那種掛個名之類的皮包公司。網上搜索普萊贊巧克力或者農科院巧克力,很多家在賣。

但是各位抱歉,我並沒有測評這個。看了一些東西,為了不至於失望,就不想嘗嘗了。但是通過閱讀大量的信息,也差不多確定了一下它的品質與基本情況。我想,它最現實的是先成為中國的「瑞士蓮」。也可能是主要精力放在可可樹的養殖培育上,對於產品這方面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藍圖。

在我看來,作為商品,它有一些肉眼可見的缺點,需要改進。如果定位自己,作精品巧克力,千萬不能學其他的國產。最好不要碰什麼代餐與減肥之類的標籤,第一步要先做出一塊好吃的巧克力。

要有排塊系列。獨立包裝雖然方便,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單位面積越小的巧克力,越容易吸收包裝紙的味道。小片裝的第一口,幾乎就是在吃包裝紙味。

不要搞捆綁銷售,我看每個店鋪都買二送一。但是事實上很容易勸退只想買一盒嘗嘗的潛在消費者。從價格上來看,如果算上買贈,要比瑞士蓮便宜十元左右,當然這需要一點精細計算才能得出這個結論。不如取消買二送一,直觀的在產品上降價。和其他巧克力打開價格差異。按照原來的價格賣,相比入門級別精品黑巧,毫無價格優勢。

同時,也應該走出去參觀,與同行交流學習巧克力的精細加工經驗。如果我們花大力氣,做出來的是俄巧的效果,埋沒了可可豆的品質。在研磨上還是存在一點點不足的。

宣傳方面一直是弱項。很多人甚至我之前都沒聽說過這個農科院巧克力。現在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應該利用媒體多做宣傳。我從各個媒體當中得到的信息非常少,這還是我特意去查詢的情況。我看了一些B站和小紅書的測評,基本排除了他們請水軍的嫌疑。因為不會有人把錢給那麼蠢的人去打廣告,說了半天只有好吃和絕絕子兩種評價,實在是傻的冒泡。

話說回來,科研人員也很自豪的講到,海南產的可可豆,已經有部分產品達到了中上的水準,風味特點是莓果,堅果。這也印證了我之前覺得海南可可風味會是酸的猜想。我注意到了採訪中提到的一個點,他說,可以達到這樣的一種效果,就是吃一口巧克力,能嘗出來是我們海南的豆子。這是一個良好的信號,可可產區風味明晰,有自己的風格是很重要的。至於堅果風味也可以解釋,因為風土對風味的影響甚至大於品種,同樣的東西,種在海南島的西側和東側,甚至內陸,都可能出現不一樣的風味。

關於海南島可可的情況,我了解的僅此而已,可能有許多不完善甚至謬誤之處,也懇請指正。下面繼續巧克力測評。

我之前測評過A.Morin的兩款巧克力,現在整理到一起方便橫向比較,較原文略有刪減和新的感受。為方便寫作,以下簡稱品牌名為墨林。

整體來講,墨林與波納特和普阿魯斯極為相似,無論是價格,一百克的重量,乃至於風味,更包括這三個品牌極為豐富的產品線,囊括各大著名可可產區與莊園。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