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遍娛樂圈的「京圈流氓」,怎麼沒聲了

2022-09-25     緣分     7764

王朔聽見樂了,明白自己已經「滲入到了群眾深處」。

「一不留神兒,成腕兒了,那是我第一次在社會上有了知名度,有些不成器的人開始羨慕我。」

電影上映之後,王朔的名字響遍全國,他在一個大雪夜請朋友們看電影,眉飛色舞地對葉京說:

「中國電影哥們兒現在平趟。」

3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王朔開始轉換陣地,移步影視圈當編劇。

當編劇的原因也很簡單,為了賺錢:「劇本我寫個3萬字,拿一兩百萬,我寫一本書,累死我,也就發到一兩百萬,之後就是盜版。」

1989年初,王朔和馬未都、莫言、海岩、史鐵生、劉震雲等作家聯合成立了「海馬影視創作中心」,開始出售文學改編影視作品,王朔是老闆,馬未都擔任秘書長,開了市場化寫作的先河。

王朔解釋「海馬」的由來:「海馬全身均可入藥,有壯陽、止痛、強心等功效。如今,文學藝術正羞羞答答地左右為難,雅和俗像扯著一把鋸的兩隻手。我們只想說:來幾兩海馬吧,誰缺少什麼,就讓它得到什麼。」

1989年,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主任鄭曉龍接到任務:1990年北京電視台有一段時間空檔,急需一部約50集的電視劇填補播放。

時間急任務緊,鄭曉龍左右為難,找了王朔、李曉明等好友在薊門飯店聊天,策劃這部電視劇應該拍什麼。考慮到當時中國正處於市場經濟轉型時期,他們最終確定要拍攝一個年輕人追逐理想、體驗真情的故事,還採取室內劇的模式,就這樣《渴望》誕生了。

1990年《渴望》面世,一經播出就引起了巨大轟動,觀眾非常喜歡劉慧芳和宋大成,甚至有了「嫁人需嫁宋大成,娶妻當娶劉慧芳」這樣的話。

電視劇播放期間,連社會上的犯罪率都下降了30%,為此公安部還特意給《渴望》劇組頒發了一個獎項。

這部劇也成了王朔創作上的分水嶺,「1991年前我是個職業寫作者, 1991年之後我基本上就是一個放任的態度。」1991 年之後,王朔少有小說問世,開始集中寫劇本。

接下來他又親自操刀了《編輯部的故事》,成了國內情景喜劇的鼻祖。他和趙寶剛合作的《過把癮》把觀眾哭得死去活來,還順帶捧紅了王志文和江珊。

與此同時,王朔的文學作品也被大規模搬上大螢屏。1993年,姜文把王朔兩年前寫的一部中篇小說《動物兇猛》改編成電影,在王朔生日當天開機,開機現場,姜文和一伙人拉出橫幅,上面赫然一行大字:

「陽光永遠燦爛,朔爺永遠牛逼!」

罵遍娛樂圈的「京圈流氓」,怎麼沒聲了

圖源:《陽光燦爛的日子》

王朔的名字成了電影票房的保障,有次在人民大學電影院內,銀幕上一打出「編劇王朔」,底下觀眾就炸了鍋。1992年,王朔還出了磁帶,名字就叫《玩的就是心跳》,裡面12首歌全以他小說命名,演唱者囊括了那英、騰格爾、井岡山、田震、韓磊等當年最紅歌手。

那年年底,他還出版了四卷本文集,首印8萬冊,他也成為了在世作家出文集第一人,還推動了中國的版稅付酬改革。那年他不過34歲。

國外的《泰晤士報》《紐約時報》都對他爭相報道,《商業周刊》還稱其為「以最現實的姿態敘寫中國現代社會問題的傑出作家」。

他的文集首印當月就脫銷,每天出版社門口都擠滿了人。文集上市前,出版社還印刷了150萬張王朔畫像,貼滿全國各書店網點。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