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遍娛樂圈的「京圈流氓」,怎麼沒聲了

2022-09-25     緣分     10884

他去書店、禮堂做演講,幾百人都在排隊等他,一看見王朔現身,一群人爭著喊「王朔我愛你」。

也有女生見了真人後表示失望:「他不應該是挺壞的嘛,至少要有絡腮鬍子啊。」

可台上的王朔一點都不自知,他笑罵自嘲:我就像峨眉山上的野猴子。

4

1994年,王朔在北京電影學院認識了剛上大學的徐靜蕾,被這個正宗北京「大颯蜜」給吸引了。

他毫不掩飾自己對徐靜蕾的喜歡:

「徐靜蕾是搖滾果出身,搖滾果出身在北京范兒是最正的,玩的邋遢帥,就是完全不修邊幅的年輕人,我特別喜歡這種人。因為否則我覺得特別累,每天描眉化妝,你打扮給誰看啊。」

兩人火速戀愛起來,天天打電話。因為對徐靜蕾太著迷了,他還跟妻子沈旭佳離了婚,房子、財產都給了前妻,沈旭佳還把女兒帶走了。

有了王朔這座靠山,徐靜蕾在影視圈裡火速發展起來。她在趙寶剛新劇《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里演女主,成功打開了知名度,等《將愛情進行到底》播出後,徐靜蕾成了國內一線女星,紅得發紫。

新世紀後,她還當上了導演,先後導了《我和爸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收穫了導演獎,成了京圈出名的才女。

罵遍娛樂圈的「京圈流氓」,怎麼沒聲了

圖源:《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徐靜蕾走紅的同時,外界對王朔的批判卻開始蔓延。

1993年,《光明日報》發文《從王朔小說中讀出什麼》質疑王朔的「藝術市場化」:

「如果把文學完全建立在一種商品觀念上,就必然會損害藝術的特性和精神……變文學為『逗樂解悶』『噴飯解頤』的工具,就會拒絕深刻、拒絕意義而媚俗。」

這場批判越演越烈,甚至上升到了精神層面,不少人覺得王朔的思想是在腐蝕青年。

1993年,《上海文學》第六期發表了文章《曠野上的廢墟——文學與人文精神危機》,批判王朔向年輕人灌輸資本主義和自由主義歪想法,作品反映了人文精神的枯萎。

不久之後,馮小剛在一場飯局聽到風聲稱王朔被媒體「封殺」,彼時兩人合開的「好夢電影公司」勢頭正猛,出了《永失我愛》《情殤》等好幾部熱門劇。

消息傳出不久,上面對王朔的管制就下來了。「好夢」接下來籌備的《月亮背面》《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無一過審,王朔唯一擔任的導演的《我是你爸爸》還被禁播。

1997年,王朔想拍池莉的小說《一去永不回》,又在送審時因「宣揚灰色人生觀」被斃。王朔意識到自己的黃金時代結束了。

為了不拖累馮小剛,王朔解散了公司,將馮小剛推到了華誼兄弟的手裡:「他們是衝著我來的。你有機會活,不要一起死。」

去美國之前,他還把徐靜蕾推給了趙寶剛。

罵遍娛樂圈的「京圈流氓」,怎麼沒聲了

圖源:《甲方乙方》

1997年,北影廠廠長韓三平找到馮小剛,想讓他拍部喜劇片慶祝春節。馮小剛花45天拍了部《甲方乙方》,葛優、劉蓓擔任主演,當年年底就上了映,一舉收穫3600萬票房。

《甲方乙方》之後,馮小剛火了,躋身京圈一線導演,接下來幾年接連創作了好幾部「賀歲檔」大片。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