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女兒謹慎要二胎,被女婿給了三天臉色,她果斷收回了自己的好心

2022-12-14     言諾     8839

小劉,你也不用生那麼大的氣,我那時的確是說一說,沒別的意思!你母親都能為了你考慮,讓你再要一個兒子,那我怎麼就不能心疼一下我閨女,讓她謹慎要二胎呢!都是做父母的,都會為孩子著想,你家人不心疼我閨女,我自己總得心疼吧?

你既然覺得我管太多,那我現在告訴你,從明天開始,我要收回我的好心,省得讓你再有心理負擔:我不會再幫著帶孩子,你們住的這套房子,我也會把小倩的名字去‬掉‬,除此之外,我這兩年多的辛苦費,你們也要全部都給我,不多要,每月兩千塊錢就行!

說完,陳阿姨就‬去臥室收拾行李,任憑女兒和女婿在客廳爭吵。

第二天一早,陳阿姨就帶著行李回了家,而女兒住的那套房子,因為是女兒婚前,她和老伴兒全款多買,對於去掉名字一事,女兒也沒有怨言。

至於她帶孩子的辛苦費,女兒給她轉了五萬塊錢,裡面女婿出了兩萬。

勸女兒謹慎要二胎,被女婿給了三天臉色,她果斷收回了自己的好心

03

陳阿姨稱,她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事,但她也感謝早早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如此一來,她以後對女婿絕對不會再掏心掏肺,對女兒,她也會留有底線,不會再毫無保留地付出。

說實話,我一直對那種勸女兒「謹慎婚育」的母親很讚賞,因為那是真正地替女兒著想。

但可能因為兩代人有不同的看法,並不是所有父母的意見,子女們都覺得是善意,都能聽得進去。

對於這件事,我個人的觀點有兩個:

一是,不管是男方父母,還是女方父母,都不應該摻合小兩口的事;

生活中,有的父母總是會把子女當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他們覺得子女即便成了家,也依然是自己的孩子,依然要聽自己的話,不然,就是不孝。

說得好聽一點,這的確是做父母的關心孩子,但通俗一點講,就是:父母真是太沒有界限和分寸。

子女有了自己的家庭,那麼身上就有了責任,就該勇於擔當,不管他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他只要自己開心、能負責到底,那麼,父母就不應該再出面干涉。

就像要二胎這件事,婆婆也好,岳母也罷,都不應該多嘴,子女願意多生就生,覺得養不起、壓力大,不願意生,那就不生,做父母的,何必非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指揮」孩子呢?

你的孩子結了婚後就不僅僅是你的孩子,ta還是一個家的男/女主人,是應該有自己空間和想法的一個獨立的成年人。

做父母的,插足太多,管得太多,那麼,只會讓子女的婚姻雞犬不寧。

勸女兒謹慎要二胎,被女婿給了三天臉色,她果斷收回了自己的好心

二是,夫妻之間,對待雙方的父母,最好要「一視同仁」。

有些小夫妻,看待問題很是「雙標」,尤其是牽涉到父母時,他們的做法讓人很無語。

自己的父母可以隨便做自己小家的主,可以處處「指點」,甚至自己父母說的話全都是對的、都應該服從,因為自己的父母是為了自己好,而一旦伴侶的父母多說了一句話,那不管說得對不對,在不在理,反正就是「多管閒事」、多操心。

就像陳阿姨的女婿,他自己的母親可以催他妻子要二胎,因為那是為他好,但他岳母卻不能勸告他妻子謹慎生二胎,因為那是管得寬。

憑什麼呢?

你母親可以做你妻子的主,你妻子的母親沒做你的主就算了,連你妻子的主也做不得?

不是這樣的。

夫妻之間,如果只能自己或自己的父母幹什麼,而伴侶以及伴侶的父母只能聽從,那麼,這絕不是婚姻,而是自私自利。

有利於你的,就是對的事;不利於你的,就是錯的事,這樣的心態,真能經營好婚姻嗎?

兩個人只有平等、互相尊重,才會有好的感情、好的生活。

最後,珍惜眼前的人和生活,感恩身邊人給予的幫助,為人積極、努力、有擔當,這才是一個成年人最該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