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耙耙柑,挑頂部凹陷的還是凸起的?牢記「5點」,個個鮮甜多汁
冬天,氣候特別乾燥,我們每天除了多喝水,還要多吃水果,為身體補充水分。說到水果,冬季的水果要數柑橘類最多,比如果凍橙、砂糖橘等,都汁水飽滿,每天可以適當吃些,潤燥補水,皮膚不幹喉嚨不癢。
耙耙柑上市了,它又叫春見,口感非常細膩,還汁多味甜,幾乎無籽,只要吃過就忘不掉了。不過和其它柑橘類水果相比,耙耙柑的價格比較高,八九塊錢一斤,有時候遇到做活動,也要六七塊錢一斤,若是不會挑買的不好,就太虧了。
耙耙柑太好吃了,肯定有人和我一樣,見到了總想買一些。那麼,到底該怎麼挑選呢?光看價格,或者隨手拿可不行,想要花錢花得值,一定要掌握一些挑選技巧。
耙耙柑從外觀看,有的頂部是凹陷的,而有的頂部是凸起的,究竟是挑「凹陷的」好?還是挑「凸起的」好?建議買耙耙柑時牢記5點,保證買到的個個鮮甜多汁,吃得開心。
第一點:頂部凹陷的比較好
看到耙耙柑時,有人下意識的認為耙耙柑是柑橘類,肯定會和橘子差不多,自然是頂部凸起的更好。實際上並不是,我們挑選時,最好拿頂部凹陷的,這樣的耙耙柑果皮比較薄,果實飽滿,汁水非常多,口感特別好。而頂部凸起的耙耙柑,相對來說口感差很多。
第二點:果皮無破損的比較好
挑選耙耙柑時,每一處都要看看,若發現有霉點,或者磕碰傷、小孔,遇到了千萬別要。尤其是一些小孔很難被發現,要仔細看看,這些小孔多半是耙耙柑擠在一起扎傷的,這種耙耙柑很容易變質,要麼已經變質了。
還有順帶看一下果皮的顏色,挑選那種顏色比較深的,這種耙耙柑成熟度更高,汁水多又鮮甜。
第三點:不大不小的比較好
挑選耙耙柑時,是不是選越大的越好呢?大多數人都會習慣性地拿大的,其實這樣做並不對。過於大的耙耙柑不是很甜,還水分少,相對來說口感比較差。當然過於小的也不好,這種耙耙柑成熟度不高,比較酸澀。所以看到太大的耙耙柑或者太小的都不要選,買那種不大不小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