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歡聚時光里,大魚大肉、美酒佳肴輪番登場,腸胃難免「超負荷運轉」。節後調整飲食成了許多人的當務之急,有一種清脆爽口的「天然刮油菜」,便成了餐桌上的救星!它富含膳食纖維,低脂低熱量,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還能帶來持久的飽腹感。今天,就讓我們解鎖萵筍的妙用,用兩道簡單美味的食譜,助你輕盈迎接春天。
萵筍,古稱「千金菜」,早在唐代便被視為宮廷貢品。它的莖部脆嫩多汁,葉片略帶清苦卻營養豐富,是典型的「藥食同源」食材。現代營養學發現,萵筍的膳食纖維含量是蘋果的3倍,維生素C和鉀元素也遠超普通蔬菜。更值得一提的是,萵筍中的乳白色汁液含有萵苣素,具有鎮靜安神、促進代謝的作用。
萵筍的三大節後「刮油」優勢:
1. 膳食纖維「清道夫」:每100克萵筍含1.2克膳食纖維,能吸附油脂、加速腸道蠕動,幫助排出體內垃圾。
2. 低卡飽腹控體重:熱量僅15千卡/100克,咀嚼時清脆的口感能延長進食時間,減少熱量攝入。
3. 補水潤燥促循環:含水量高達95%,搭配鉀元素,可平衡電解質,緩解節後水腫。
推薦食譜一:涼拌萵筍絲
這道菜將萵筍的脆嫩發揮到極致,3分鐘上桌,酸甜開胃,是解膩的絕佳選擇。
食材準備:萵筍 1根,紅椒,蒜末,熟白芝麻,調味料:鹽1/2小勺、白糖1小勺、米醋2大勺、芝麻油1小勺
製作方法:
1. 萵筍處理:用刨皮刀削去外層老皮,露出嫩綠色莖肉。先斜切成薄片,再改刀成細絲。
2. 去澀入味:萵筍絲加1小勺鹽拌勻,靜置5分鐘後擠干水分,去除多餘苦澀味。
3. 調味點睛:將紅椒切絲與萵筍混合,加入蒜末、白糖、米醋、芝麻油拌勻,撒上白芝麻即可。
升級吃法:淋一勺花椒油,或加入泡發的木耳絲,層次感更豐富!
推薦食譜二:清炒木耳萵筍片
木耳的膠質與萵筍的脆爽碰撞,黑白分明,營養加倍,是一道適合全家的快手菜。
食材準備:萵筍 200克,干黑木耳 10克,胡蘿蔔 半根,蒜片 2瓣,調味料:鹽1/2小勺、蚝油1小勺、水澱粉1大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