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很生氣地掛斷了電話,她認為女兒太無情無義了。自己明明是好心好意,女兒卻那麼自私,就好像這個孩子會給她帶來多麼大的麻煩一樣。
第二年,於育的母親生了一個兒子,此時她已經47歲了。雖然於育嘴硬,可她還是去醫院看了看剛出生的弟弟。看著父母頭上的白髮,於育心裡很難過。這個孩子以後怎麼辦呢?以父母的身體狀況,又能帶弟弟到幾歲呢?
於育心裡十分清楚,自己和弟弟的命運已經牢牢捆綁在一起了。她是姐姐,不可能不照顧這個襁褓中的弟弟。於育對父母再不滿,他們也終究是她的父母。血緣與親情是永遠割不斷的。
大學畢業以後,於育本來可以有更好的選擇的。為了弟弟,她選擇了回老家工作。自己住在家裡,至少能幫父母帶帶弟弟。他們的年齡一天比一天大了,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就在於育回老家工作的第二年,父親心臟病發去世了。母親悲痛欲絕,弟弟完全不懂事,於育一個人撐著一個家。她時常在想,如果沒有弟弟,自己的壓力也不至於像現在這麼大。她和母親的生活,也不至於完全沒有頭緒。
弟弟成了「拖油瓶」。
辦完父親的喪事以後,母親一下子老了好幾歲。於育一下班就往家裡趕,給弟弟做飯,照顧母親的日常生活。和於育同年齡的同事,每天下班都可以出去玩,只有於育不行,她的家庭不允許。
於育的年齡大了,母親盼著她早點談場戀愛,結婚成家。於育也想,只是她真的很少有時間可以談戀愛,她的時間並不自由,不是上班就是帶弟弟。
後來,母親託身邊的七大姑八大姨給於育安排了幾次相親,於育都去了。有一位男士於育對他的印象特別好,兩人聊天也特別有共同語言。於育一直很擔心,如果他知道自己家的情況以後,會不會嫌棄她呢?
兩人陸陸續續約會一個月以後,感情發展得挺順利的。於育不好意思說出口,於是,她邀請對方到自己家裡做客。一頓飯過後,對方就什麼都明白了。那天以後,他們再也沒有聯繫過彼此。
於育有點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之後的幾年,於育沒有一場戀愛談得長久的,這些都是因為弟弟的原因。
「你弟弟那麼小,以後肯定得你管吧?」
「你弟弟以後上學得花多少錢啊?再往長遠了說,結婚呢,彩禮呢,買房呢?」
「要是和你在一起,我就覺得自己像娶了一個扶弟魔一樣。」
「對不起,你的家庭負擔太大了,我承受不起。」
這類話於育聽得太多了。這一年,弟弟7歲,於育已經28歲了。
有一天,母親跟於育念叨,「媽老了,你7歲的弟弟怎麼辦?」於育知道,母親想聽的答案是,「媽,你放心吧,有我呢,以後我照顧我弟。」這些話,於育實在說不出口。
於育對母親說,「你想怎麼辦呢?當初我就跟你說過,你的年齡大了身體又不好,不希望你把弟弟生下來。你偏不聽。現在好了,父親去世了,因為這個弟弟,我現在連個對象都找不到,你滿意了嗎?誰願意娶我啊?要啥啥沒有,只有一個拖油瓶。」說完之後,於育也覺得自己的話有點過分了,可是她真的委屈太久了。
聽到女兒霸氣回懟,母親閉嘴了。她必須承認,自己當初決定把那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她真的沒有想太多。如果早知道小兒子出生以後會是現在的局面,她一定會聽女兒的話,把孩子打掉的。
沉默了幾分鐘以後,於育抱著母親說,「媽,你放心吧,就算我一輩子不結婚也會把弟弟帶大的。」
於育的母親自從懷孕以後,她就不同意母親把孩子生下來。於育想得很長遠,是母親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自從於育的父親去世以後,一家人的生活就更難了。
於育找不到男朋友,和弟弟的存在有著莫大的關係。男人在婚姻的選擇上總是比較現實的,娶了於育就相當於她帶了一個「兒子」,這種壓力與拖累,男人心知肚明。於育遲遲嫁不出去,就是這個原因。
或許於育的母親終於意識到了,她把兒子生下來所帶給女兒的,不是幸福而是一堆麻煩。母親的年齡越來越大了,於育又不能不管這個弟弟。這件事本身對於於育來說,就是極其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