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血濃於水,從這個角度來看,血緣關係要比普通的關係占據更高的位置。可是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都高估了血緣關係,尤其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心目當中最親近的人,一定是養育自己的人。
養恩大於生恩。畢竟養父母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更長,彼此之間已經有了感情,因此難免會更加在意養父母的感受。可是有些做法如果不合時宜,也往往會傷了親生父母的心。
王濤五歲的時候,爺爺帶著他去趕集。集市上人多,爺爺正在買菜,而王濤卻被旁邊賣葫蘆糖葫蘆的所吸引,最終隨著別人而去。
為了找孫子,爺爺幾乎哭瞎了眼。全家人變賣了所有的家產,四處奔波找孩子,孩子始終沒有任何的蹤跡,後來,父母又有了王濤的弟弟。而王濤也始終沒有音訊。
後來,公安機關聯繫到了王濤的父母,原來他們的DNA和一個叫果果的男孩子匹配上了。
一家人迅速奔赴果果所在的城市,王濤和弟弟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因此王濤的父母沒有任何的懷疑。
王濤在養父母的城市已經有了自己的工作,考慮到孩子未來的發展,父母決定尊重王濤的選擇。
王濤沒有絲毫猶豫,選擇了留在養父母這邊。很明顯,養父母的條件要更好一些,王濤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王濤始終沒有看到自己父母眼中的那一絲落寞。畢竟家人為了找王濤,幾乎傾家蕩產。現在找回來了,可是孩子卻和自己沒有任何的感情,這讓父母很失望。
眼看著王濤到了該結婚的年齡,考慮到孩子要買房,因此父母拿出全部的積蓄,幫助孩子付首付。畢竟曾經虧欠孩子很多,父母希望多幫忙孩子。可是對於父母的所作所為,王濤始終沒有一句謝謝,反而還嫌棄養父母給的錢少。
到了結婚那天,父母特意買了像樣的衣服。可是等到跪拜時,他們卻發現台上只有兩張椅子。當父母被告知不能上台跪拜時,母親忍不住問王濤:「兒子,你結婚我為啥不能上台受拜?」「因為我養父母得上去!」王濤不假思索地回答。
王濤的養父母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在台上進行了一番精彩的發言。而王濤很享受養父母帶給自己的光環,對於自己父母的感受卻從未給予體諒。
酒席結束之後,父母就黯然傷神地回了家。從那之後,幾乎很少再聯繫王濤了,而王濤也幾乎忘記了自己的父母,或許從王濤丟掉的那一刻,這個孩子就真的回不來了吧。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