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重託,尹德美頓時猶豫了,對於讓自己照顧軍人的後代,尹德美倒不怕辛苦,她怕的是,自己才十八歲,沒有絲毫照顧孩子的經驗。如今,兵荒馬亂之際,敵人的掃蕩橫行、肆虐,萬一自己沒能照顧好這個孩子,自己以後該如何面對眾人的目光,而一旦有失,自己更將一生難以原諒自己。
日軍掃蕩
同是鄉親,尹德美在猶豫什麼,孫大娘自然都猜了出來,她拉著尹德美說道:「你年輕能幹,當家的也是個實在人,以後有什麼困難,我們大家一起幫忙,你看看,這孩子多好!」尹德美順著她的目光看去,襁褓之中,那個孩子生的濃眉大眼,讓人覺得煞是疼惜。
也許是剛剛喪子,身體中涌動著的,那種不可抑制的母愛;也許是對抗日事業,那種義無反顧的無限忠誠,尹德美最終將孩子輕輕地抱了過來。
陡然入懷,孩子的天性使得他開始在尹德美的懷中,熱烈地搜索著,「我的好嫂子……」一直怕尹德美拒絕的劉凱夫婦,心裡懸著的石頭最終落了地。劉凱更是淚流滿面地撲在了尹德美的肩頭,她嗚咽地說道:「從今往後,我們就是異母姐妹了,孩子是我的,也是你的。」
尹德美擦去她眼角的淚痕:「你們放心, 有我就有孩子! 你們給孩子留個名, 日後好來找。」
黃志才想了想說: 「 眼下快要勝利了, 就叫他「迎勝」吧。」
離別之際,劉凱回過身,從尹德美手中再次接過了「迎勝」,她是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得知自己孩子的姓名,竟然會是與孩子即將分別之時「迎勝! 迎勝! 」劉凱俯下身子, 輕輕地喚著、親著兒子, 熱淚一滴滴,緩緩地落在兒子那嬌嫩的小臉上……
那一天,黃志才夫婦像無數志士一樣,為了理想告別骨肉至親,向著最後的勝利奔去。
而站在他們身後的尹德美,在揮手作別的同時,也在心中暗下決心:「我們等著你們歸來,一定給你們帶好迎勝。」
母子情深
除了戰爭,連年的水旱天災,使得根據地的民眾生活,苦難非常。
尹德美一家生活貧寒,平日全靠著地瓜秧、豆腐渣、高梁糊糊艱難度日。
為了不讓孩子受委屈,尹德美一家吃糠咽菜,家中所剩無幾的小米、鄉親們兌出的白麵、細糧,全都留給了小迎勝。
尹德美和丈夫仔細地照顧著小迎勝,迎勝雖然不是他們的親生兒子,一家人卻待之勝似親骨肉。
不過,即便小兩口千仔細萬小心,在小迎勝八個月大的時候,還是突發了一個意外,將尹德美嚇得魂不守舍。
小迎勝長到八個月的時候,身體出疹子,高燒不退,高燒引起的驚厥,讓尹德美夫婦心急如焚,因為沒有錢去城裡看病,小迎勝雖然輾轉於附近的診所之中,卻始終不見好轉。
那幾天,尹德美始終抱著孩子,沒黑夜沒白天地守著小迎勝,哭得眼睛紅腫,不停地哀嘆著:「迎勝要是走了,我也不活了。」
正當夫妻倆一籌莫展之時,一個消息,讓幾日沒吃飯的尹德美一骨碌爬起了身,她要為兒子,爭取最後一個機會:部隊轉移到離村不到30里的大店鎮了,而那裡有醫生。
當天晚上,尹德美找來了兩人幫忙,用睡籃抬著小迎勝,跨過湍急的筵賓河水,向著醫院的方向趕去。
到了醫院之後,小迎勝的情況很不樂觀,兩眼緊閉,面色焦黃,連脖子都變硬了,聞訊趕來醫院的劉凱,看著兒子的情形,不禁失聲痛哭。
尹德美看著劉凱,傷心、愧疚地說:「我食言了,老妹,我對不起你們,有負你們的重託呀!」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