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廣西女孩7歲遭遇車禍,18歲加入國家隊,34歲成公司合伙人

2024-05-24     緣分     6290

沒有客人的時候,媽媽會教她認老式桿秤。

因為她家的水果新鮮、分量足,回頭客多,生意還不錯。

繼父為人敦厚,和媽媽相敬如賓,對歸玉娜也不錯,更是力所能及干點事來貼補家用。

眼看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但厄運又降臨到了他們身上。

歸玉娜7歲時,一天,她正和小夥伴們結伴放學回家,突然間她被捲入一輛大卡車車底,並很快失去了意識。

待醒來後,她躺在醫院,已經沒有了右腿,她嚇得大哭起來

她多想這只是一場噩夢,待一覺醒來,什麼都完好如初。

但一次次,她被眼前殘酷的現實驚醒。

歸玉娜住院幾個月,媽媽賣水果掙來的幾萬塊錢全交了醫藥費。

而肇事司機一口咬定責任在她,最後賠了幾千元錢了事。

沒等歸玉娜好徹底,媽媽又回到了水果攤。

她用瘦弱的身軀,硬撐著這個更加不容易的家。

但歸玉娜還想不到,失去了一條腿,往後的日子意味著什麼。

回顧:廣西女孩7歲遭遇車禍,18歲加入國家隊,34歲成公司合伙人

母愛滋潤下的成長,內心漸漸強大

因為好心的鄰居姐姐幫忙,歸玉娜得以再次踏進學校。

但在學校里,她成了一些調皮同學捉弄的對象。

有的成心踢走她的拐杖,有的突然間抽走她的凳子,還有的喊她「獨腳怪」……

回家,她能聽到鄰居的指指點點,甚至有的毫不避諱地說:

「這樣的女兒以後沒人要的,連一份嫁妝都掙不回來......」

難過的時候,她想過要放棄自己了。

那段時間,媽媽雖然會偷偷抹眼淚,但最常說的話是「沒事兒。」

媽媽並沒有將她的殘疾掛在嘴邊,會放手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多年後回憶起這些,歸玉娜知道,媽媽不想讓她成為讓人同情和照顧的人,而想她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

她眼裡的媽媽,是一個愛她、堅強、用瘦弱肩膀挑起養家重擔的媽媽。

看著媽媽的辛苦和隱忍,她突然間長大了,覺得自己不能那麼自私,她要為媽媽分擔一些。

六年級時,每天中午放學後,她都會趕回家做飯,然後再將飯打包帶給媽媽。

媽媽吃飯時,她有樣學樣,招呼客人、稱水果、收錢……

後來,遇到節假日,媽媽就放心地將水果攤交給她,自己去另一個市場開一個攤,這樣母女倆一天內就賺到了雙份錢。

這兩年,歸玉娜個子長得快,繼父為她及時更換了拐杖。

慢慢地,拐杖成了她的右腿,成了她身體的一部分。

只有一條腿的她,仍然顯露出她活潑好動的天性。

她拄著拐跑跑跳跳,別人去的地方她也都能去;

最愛上的課是體育課,拄拐跳繩、打羽毛球這些運動,也都不在話下;

初中住宿時,她特意挑選了上鋪,每天躥上躥下,靈活異常。

她身上爆棚的活力、她的不認輸的韌性,讓她成了學校里的名人。

回顧:廣西女孩7歲遭遇車禍,18歲加入國家隊,34歲成公司合伙人

2001年,當殘聯到學校來招生時,老師和同學們一致推薦了她。

殘聯工作人員問她喜不喜歡運動,願不願意成為一個運動員參加比賽。

喜歡挑戰的歸玉娜,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

當她回家徵求媽媽的意見時,媽媽也遵從了她的意願。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