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50ml水混合50g麵粉 (50%普通麵粉(或高筋粉+50%全麥麵粉)倒入一個玻璃瓶內,布蓋好。
Day2
第一次喂養:只留20克做母種繼續喂養,其他的丟棄或用作其他料理,然後混合入新的40毫升水和40克麵粉 (20克普通麵粉或高筋粉+20克全麥麵粉。每次都要攪拌均勻,無乾粉。
Day3
第二次喂養:同樣預留20克做母種繼續喂養,再次加入40毫升的新的水和40克麵粉,後面幾天每隔24小時左右喂養一次。
注意第二次喂養後,以後的喂養可以比較靈活些,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採取以下比例:
如果打算採取1:2:2比例,自己可預留50克母種+100毫升水+100克麵粉,以此類推即可。
Day4 Day5 Day6
重複以上步驟
Day7
7天後喂養成熟,這時候在喂養後3-4個小時左右,體積(高度)增加至原始的2-3倍大,即可稱為成熟的天然酵母了,可以用它來嘗試自己的麵包製作了
優點:
1)它的加入會使得麵包風味微妙而獨特
2)也有助於延長麵包的老化時間
波蘭種和魯邦種的區別:
POOLISH 和 LEVAIN 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 POOLISH添加了商業酵母輔助更快速發酵,而魯邦種不含任何商業酵母。它發酵能力依賴花更多的時間去培養野生酵母和產酸細菌的形成.
做麵包前的準備
成熟後的天然酵母做麵包之前一定要進行一次喂養,來使其處於激活狀態,建議是:頭天晚上喂養一次第二天就可以用它來做麵包,或者白天喂養後,待3-4小時體積(高度)增加兩倍大,或經過浮力測試後即可使用。
做麵包前的喂養方法:
假如我們需要200克的天然酵母,即可取出50克成熟的天然酵母即母種加入2倍的水和麵粉:
50克預留母種+ 100毫升水+ 100克麵粉=250克
(其中200g 用於做麵包,剩餘的50克留種繼續喂養)
傳統法國做法棍或者其法國麵包剩下來的麵糰,會預留到下一次時使用,有點像中國北方做饅頭時的引子(老酵頭、面頭,引子,老肥等等稱呼)或者自己用法棍的方法去做,常溫2個小時後轉移冰箱冷藏12個小時以上,或者長時間冷凍,使用不超過總體麵糰的30%。
製作:
高筋粉 或 (T65、T55):100g
水:65g
乾酵母:1g
鹽:2克
優點:
1)增加麵包風味
2)增加麵糰發酵速度
3) 縮短攪拌時間
中種法,就是將麵包的原料分為兩部分,中種麵糰和主麵糰。先將中種麵糰材料混合揉成麵糰,進行第一次發酵。發酵完成後再與主麵糰材料混合,揉出筋膜,整形後進行2次發酵,最後烤制。注意中種麵糰一般用量較多,占主麵糰的40%~70%左右(區分老面)。
製作:
•高筋麵粉或 (T65 T55):100%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