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計年鑑2021》顯示,2020年,結婚登記人數共計814.33萬對,較2019年減少了113萬對。這也是自2013年達到1346.93萬對後,連續7年下降;這也創下自2003年(811.4萬對)以來近17年的新低。與之對應的是,民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離婚登記數據為373.3萬,自2007年的140.4萬對以來總體呈現上漲趨勢,離婚人數快速接近結婚人數的50%。
我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是在1979年,從此開始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隨後人口增速逐漸放緩,城市中的90後更是獨生子女居多。到了今天,獨生子女一代已經長大成人,成為結婚主力。相應的,初婚群體規模縮小,影響到結婚人數。
但是,考慮到離婚人數的攀升情況,相當比例的離婚人群依然有結婚需求。顯然,即便有為了炒房而假離婚的情況,把結婚人數下降歸結於年齡結構也是不合理的。
說起90後,必須提到1999年開始的大學擴招,從那一年開始考上大學的比例增加。隨著經濟快速增長,一些人為了謀求更好的工作選擇考研乃至讀博,進入社會的年齡延後,也會對結婚人數產生影響。
財智成功認為,不管是獨生子女帶來的年齡結構問題,還是大學擴招的問題,在結婚人數減少的問題上,都微不足道,不影響大局。比這兩個原因影響更大的,是房價、彩禮、毒雞湯和婚戀觀這四個因素。
1、房價
房價很高,到今天已經上漲了二十餘年,一線城市房價最高上漲能超過二十倍,此前深圳一套被遺忘28年的房子,價格就上漲超過了28倍。記得2005年時北京通州的房價4600元一平米隨處可見,到了今天,則普遍五六萬元了,十六年的時間上漲十倍有餘。
房價越高,女性擇偶對房子的要求就越高。美其名曰有麵包才能有愛情。爺爺輩的手錶、自行車、縫紉機三大件,到了今天則成了房子、車子、票子新三大件,當然核心還是票子的厚度。
如今最年輕的90後也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但是絕大多數人不依靠父母的話難以在三十歲之前攢出房子的首付,甚至多數人的工資都難以承受房貸月供。
很現實的問題是,即便談了幾年的戀愛,沒有房子,又有多少姑娘願意跟你結婚呢?在房子面前,愛情潰敗。
房價不僅遏制了結婚,還遏制了生育,不僅剪斷了月老的紅繩,還順便幫男性捆住了小蝌蚪的尾巴。
2、彩禮
近年來天價彩禮有愈演愈烈之勢,我河北老家農村二婚帶娃的女性都敢要二十多萬元的彩禮,關鍵還很搶手。雖說不同的地區彩禮有很大差別,少則幾萬,多則十幾二十萬,但是如果統計全國範圍的彩禮中位數,十幾萬元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城市求學或打工。男性在城市打工多年後發現買不起房就會考慮到能買得起房的城市定居,或者直接返回農村,女性則多數更傾向於在城市中找個有房有存款的老公,寧願單身也不願意遷就。如此一來,本來就因重男輕女男多女少的農村適婚男性規模龐大,光棍遍地,大城市中則是大齡未婚女青年無數。可惜的是,兩者不可調和,遠隔天涯海角,遙遙相望彼此無感。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