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農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這一天,辭舊迎新,萬象更新,承載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古時,人們將大年初一稱為「雞日」,源於女媧在正月初一創造了雞。因為雞被稱為「五德之禽」,雞同「吉」同音,所以大年初一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日子。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遂,民間流傳著許多大年初一的習俗,其中「5不做,3不吃,不富也平安」便是廣為流傳的俗語,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
一、大年初一「5不做」:
1. 不掃地、不倒垃圾: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民間認為,掃地會將財氣掃走,倒垃圾則會將福氣倒掉。因此,人們通常會在大年三十將家裡打掃乾淨,初一這天則不再掃地,垃圾也會暫時存放,等到初二再處理。
2. 不吵架、不說晦氣話:大年初一講究和氣生財,忌諱與人發生爭執,更忌諱說「死」、「病」、「窮」等不吉利的話語。人們相信,初一這天說晦氣話會影響一年的運勢,因此都會謹言慎行,以和為貴。
3. 不打破東西:大年初一打破東西被視為不吉利的徵兆,預示著新的一年可能會有破財或災禍。如果不小心打破了東西,老人們會念叨「碎碎平安」,以求化解。
4. 不借錢、不催債: 大年初一,人們都希望新的一年財源廣進,因此忌諱借錢或催債。民間認為,初一借錢會將自己的財運借走,而催債則會讓人心生不快,影響新年的喜慶氛圍。
5. 不睡懶覺:大年初一,人們通常會早早起床,迎接新年的第一縷陽光。民間認為,初一睡懶覺會讓人變得懶惰,影響一年的運勢。因此,即使除夕守歲到很晚,人們也會在初一這天早早起床,以飽滿的精神迎接新的一年。
二、大年初一「3不吃」:
1. 不吃稀飯:大年初一吃稀飯,寓意著新的一年會過得「稀里糊塗」,因此人們通常會選擇吃乾飯,寓意著新的一年生活富足,衣食無憂。
2. 不吃葷:一些地方有大年初一吃素的習俗,寓意著新的一年清凈平安,遠離災禍。人們相信,初一吃素可以積德行善,為家人祈福。
3. 不吃苦味食物:大年初一講究喜慶吉祥,因此忌諱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人們認為,初一吃苦味食物會影響新年的運勢,讓生活變得苦澀。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