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中,二十四節氣不僅是農耕時代的智慧結晶,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時間坐標,每一個節氣都承載著特定的習俗與寓意,引領著人們順應自然,和諧共生。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標誌著萬物起始、一切更生的重要時刻。它不僅預示著春天的到來,萬物復甦,更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新生機的開始。在這樣的日子裡,流傳著一句古老的俗語:「立春不躲春,一年不順心」。這句話寄託了人們對於新的一年能夠避開不順、迎來吉祥順遂的美好願望。
一、立春的重要性與「躲春」之說
立春之際,天地間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萬物生長的力量逐漸增強,但同時,這也是陰陽交替、氣場變動之時,一些人可能會受到這種能量變化的影響,尤其是那些生肖上與當年太歲相衝、相害、相刑或相破的屬相之人,以及體弱多病、近期運勢不佳的人,更需要特別注意。
2025年的立春,屬蛇人、屬虎人、屬猴人、屬豬人以及屬馬人的人,以及一些命理學上認為處於「犯太歲」狀態的人群,被建議在立春之日進行「躲春」。所謂「躲春」,並非真的躲避春天,而是通過減少外出、避免與人爭執、保持平和心態等方式,來規避可能的不利影響,祈求新的一年能夠平安順遂。
二、立春必吃的3樣「咬春」美食
在立春這一天,除了「躲春」的習俗外,品嘗特定的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傳統活動,這些食物不僅美味,更蘊含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祈願。
1.春餅:春餅,又稱咬春餅,是立春時節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薄薄的餅皮包裹著各式各樣的蔬菜,如豆芽、韭菜、胡蘿蔔絲等,再搭配上肉絲或醬肉,一口咬下,滿口鮮香,寓意著咬住春天,迎接新生。春餅的製作過程也象徵著團圓與和諧,家人圍坐一起,共享春餅,寓意著新的一年家庭和睦,幸福美滿。
2.蘿蔔:在民間,立春吃蘿蔔被稱為「咬春」或「啃春」。蘿蔔味辛甘,性涼,具有通氣、消食、化痰等功效,正適合立春時節調理身體。更重要的是,蘿蔔的「咬」字與「要」諧音,寓意著人們要主動迎接春天的到來,把握機遇,積極向前。此外,蘿蔔的清脆口感也象徵著生活的清新與活力。
3.春卷:春卷與春餅類似,但形態上更為小巧精緻。它用薄餅皮包裹著各種蔬菜和肉類,經過油炸至金黃酥脆,外酥里嫩,香氣撲鼻。春卷不僅美味可口,其金黃色的外表也象徵著財富與好運,寓意著新的一年財源廣進,生活富足。在立春之日,品嘗春卷,既是對味蕾的獎賞,也是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