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九,是春節尾聲中的一抹亮色。民間素有「七人八谷九玉皇」之說,這一天被稱為「天公生」,即玉皇大帝的誕辰。相傳玉皇大帝統御三界、掌管萬物,人們在這一日虔誠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家宅平安。儘管現代社會節奏加快,但許多地方仍保留著大年初九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吃5樣,做1事」的老講究,既是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老話常說:「初九拜天公,來年無病無災萬事通。」 在這一天,無論多忙,也要記得遵循傳統,用美食和儀式寄託對新年的期待。下面就來細數大年初九必吃的5種吉祥美食,以及不可忽視的「1件大事」,讓老習俗為生活添一份福氣!
一、大年初九必吃5樣:舌尖上的福氣密碼
1. 紅龜粿:福壽雙全的「吉祥印」
紅龜粿是閩南、潮汕等地的傳統糕點,因形似龜背、色澤紅潤而得名。龜象徵長壽,紅寓意喜慶,大年初九吃紅龜粿,既是敬天公的供品,也是祈求健康長壽的寄託。
做法講究:以糯米粉揉成皮,包入花生碎、芝麻或紅豆沙,用木模壓出龜紋,墊上香蕉葉蒸熟。咬一口軟糯香甜,滿嘴都是「福壽綿長」的滋味。
2. 年糕:步步高升「黏」好運
「年糕年糕,年年高」,大年初九吃年糕,寓意事業步步高升、生活節節攀高。傳統的紅糖年糕金黃透亮,用油煎至外焦里嫩,或裹蛋液炸成甜香酥脆的「黃金甲」,吃的是甜蜜,討的是好彩頭。
小貼士:年糕還可切片與桂花糖同煮,軟糯中透著花香,為新年餐桌添一抹雅致。
3. 甘蔗:節節高升「甜如蜜」
甘蔗是大年初九的「吉祥果」,因其節節生長的特性,象徵事業、財運、學業「節節高」。南方人常將整根甘蔗擺放在家門口或供桌上,祭拜後全家分食,咬一口清甜的蔗汁,寓意「從頭甜到尾」。
趣味吃法:甘蔗與馬蹄、茅根同煮成糖水,清熱潤燥,正適合春節後調理腸胃。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