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這6種蔬菜儘量少買,營養低,口感差,菜販子自己都不吃

2025-02-16     影墨     2868

立春標誌著萬物復甦的起點,氣溫逐漸回升,雨水增多,但晝夜溫差仍較大。這種氣候環境下,植物的生長周期和營養積累發生變化,部分冬季蔬菜因儲存時間長或反季節種植,容易出現品質下降、營養流失等問題。

立春後,這6種蔬菜儘量少買,營養低,口感差,菜販子自己都不吃

正如古語「不時不食」所言,順應時令選擇蔬菜,不僅能保證最佳口感,還能最大限度攝取營養。以下6種蔬菜因立春後品質下降,建議謹慎購買,同時推薦3種應季佳蔬及食譜,助您健康迎春。

一、立春後少買的6種蔬菜

立春後,這6種蔬菜儘量少買,營養低,口感差,菜販子自己都不吃

1. 糠心蘿蔔:水分流失,口感如棉

冬季蘿蔔飽滿多汁,但立春後,儲存的蘿蔔因溫度升高逐漸「糠心」,內部纖維老化,水分和糖分流失,口感軟塌無味,甚至出現空心現象。部分商家可能削去腐爛表皮低價售賣,但內部可能已滋生細菌,營養價值大幅降低。

立春後,這6種蔬菜儘量少買,營養低,口感差,菜販子自己都不吃

2. 白菜:易腐變質,隱患暗藏

白菜是冬季當家菜,但春季氣溫回暖後,其水分加速蒸發,菜葉易萎蔫腐爛。部分商家會削去外層爛葉後低價出售,但內部可能已受病害或黴菌污染,食用後可能引發腸胃不適。

立春後,這6種蔬菜儘量少買,營養低,口感差,菜販子自己都不吃

3. 反季黃瓜:激素催熟,涼性傷胃

黃瓜本是夏季蔬菜,春季多為大棚種植,需依賴激素催熟和保鮮劑維持外觀。這類黃瓜口感生硬、汁水不足,且涼性較重,生食易刺激腸胃。若表面殘留化學藥劑,長期食用還可能影響健康。

立春後,這6種蔬菜儘量少買,營養低,口感差,菜販子自己都不吃

4. 催熟西紅柿:酸硬無味,激素隱患

自然成熟的西紅柿需充足光照,而春季上市的西紅柿多通過激素催紅,表皮雖鮮艷,但果肉硬、酸味重,且可能殘留催熟劑。長期食用可能幹擾人體內分泌平衡,尤其對兒童發育不利。

立春後,這6種蔬菜儘量少買,營養低,口感差,菜販子自己都不吃

5. 泡藥蒜苔:藥水保鮮,營養流失

蒜苔本應在春末上市,但部分商家為延長保鮮期,用化學藥水浸泡使其色澤翠綠。這類蒜苔可能殘留有害物質,且原本的香氣和營養被破壞,長期食用或威脅健康。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鬆軟玉米餅(零添加劑)
美食     20小時前     4867 鬆軟玉米餅(零添加劑)
鬆軟玉米餅(零添加劑)
美食     20小時前     4867 鬆軟玉米餅(零添加劑)
吃過最好吃的香菇菜包
美食     1天前     4747 吃過最好吃的香菇菜包
吃不膩的抹茶奶酥吐司,私房必備爆款
美食     1天前     2210 吃不膩的抹茶奶酥吐司,私房必備爆款
㊙️不塌不裂紙杯戚風蛋糕
美食     2天前     2585 ㊙️不塌不裂紙杯戚風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