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民間又稱為「春龍節」,「青龍節」,「春耕節」等,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的重視,畢竟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廣闊的土地,農業生產是國家的重中之重,畢竟民以食為天,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人民只有吃的好,生活才能過的好。
在封建社會,生產力水平畢竟低下,勞動工具也十分簡陋,農業發展很慢,相傳在二月二這天,古代的皇帝都會親自來到田間,進行春耕活動,而皇后也會親自來送飯,表示對農耕的重視,這也是春耕節的開始。
在古時候,水利灌溉相對落後,農民都是靠天吃飯,對於天氣的變化非常重視,春天的雨水相對來說比較少,所以在春耕節這天,百姓們會舉行祈福儀式,擺上各種貢品來祭祀神龍,希望龍王能夠降下春雨,滋潤大地,好讓春耕正常進行,也祈禱當年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中華文化幾千年,而傳統文化就是經百姓流傳開來的,每一個節日都有固定的含義,同時也伴隨著諸多禁忌,明天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在此期間,我們要尊重傳統,牢記:1不洗,2不碰,吃3樣,4不出,接福納財,順利過節。
【 一不洗】
在傳統風俗裡面,二月二這一天是忌諱洗衣服的,在民間,婦女們一般都會用搓衣板洗衣服,老人們常說,搓衣服容易搓傷龍皮,引起龍王的惱怒,進而影響到龍王布雨,所以這一天就是家裡面有髒衣服,也要放到第二天去洗,主要是圖個吉利。
【二不碰】
1.不碰石磨
在我國北方地區,有這樣一個傳統習俗,就是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忌諱推磨,人們認為石磨就是龍頭的象徵,如果這一天用石磨來磨大米和小麥,就會壓到龍頭,影響神龍行雨,所以在這一天,百姓們都會把石磨打掃乾淨,支起上扇,便於神龍抬頭,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石磨基本上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電磨,這個習俗也就停留在舊社會了。
2.不碰針線和剪刀
傳說在這一天,神龍騰空,行雲布雨,如果婦女們做針線活,就會用到針和剪刀,怕誤傷到神龍的眼睛,所以這一天,就是再忙也要歇一歇,不碰針線和剪刀。
吃三樣
1,吃麵條
在二月二這天適合吃麵條,因為麵條與龍鬚相似,所以吃麵條又叫扶龍鬚,寓意沾上龍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道麵條好吃的做法。
【蔥油拌面】
1.準備圓麵條500克,放入盤中備用,黃瓜半根,切成均勻的細絲,蒜子幾粒拍扁切成蒜末,提前炸好的花生米一小把,用刀拍碎放入盆中。
2.起鍋燒水,水開後下入圓麵條,用筷子抄動幾下,改中火煮3分鐘,煮至麵條呈半透明狀時,撈出控水過涼,再倒入漏勺中控水備用。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