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還有家庭中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不過是有的家庭中不怎麼明顯,而有的家庭比較嚴重罷了。嚴重的家庭中,把兒子當成是寶貝疙瘩,捨不得打一下,罵一句,而把姑娘當做是草一樣,只要養大以後貼補家裡就可以。
老一輩人總覺得男孩子是用來傳宗接代的,所以必須好好對待,所以東西也應該給予最好的,而女孩子就不一樣了,遲早都會嫁人,成為別人家的,所以不管花費多少錢都是要虧的,所以就秉承著讓女孩子長大就可以的想法,根本不在乎讀書多與少。
而在有著重男輕女思想的家庭中長大的女孩子,有很多她們都會瞧不起自己,痛恨自己為什麼不是一個男孩子,雖然有的也會反抗家裡,但是基本都沒有什麼用,還會換來很嚴重的謾罵,讓她們一天天的也習慣了這樣的思想。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個網友吳婧的故事,看看她經歷了些什麼。
吳婧的家庭還算可以,但是吳婧的家裡卻有一點重男輕女,在吳婧很小的時候,吳婧就知道自己和哥哥是不同的,不管哥哥幹什麼,總是能夠被很輕易的原諒,而自己犯了一點小錯誤,都要被母親揍一頓,甚至還不給自己飯吃。
吳婧不是沒有嘗試過反擊,但每次都沒有用,所以後來慢慢的也就習慣了。
父母親的差別對待
小時候,吳婧因為一次把家門鑰匙丟了,所以非常的著急,一直在學校門口找鑰匙,但直到晚上,吳婧都沒有找到,吳婧只能先選擇回家。
回到家之後,吳婧發現父母都沉著一張臉在沙發上坐著,吳婧不明白髮生什麼事情了,所以就上前詢問了父母。
沒想到吳婧的父親卻衝過來就給了吳婧一個巴掌,質問吳婧道:「這麼晚了,你一個女孩子去哪裡了?我花錢供你讀書,是為了你以後能夠出人頭地,從而來幫助你哥,而不是為了讓你鬼混。」
吳婧被父親打的蒙了,眼淚也流了出來,對父親解釋道:「我沒有和別人鬼混,是我不小心把鑰匙丟了,一直找到了現在,但還是沒有找到。」
吳婧的母親這時候對吳婧說:「真不知道你能幹得了什麼?鑰匙都能丟了?你咋不把你的頭也丟了呢?」
吳婧這時一直在委屈地哭,而吳婧的父親說:「別哭了,我還沒死呢,你就給我號喪,你是巴不得我早點兒去?聽著就心煩。」
吳婧這時候也不敢再哭了,慢慢的停了下來。
這時候,吳婧的哥哥回來了,吳婧的哥哥只比吳婧大一歲,吳婧本以為哥哥也要挨揍,最起碼應該要挨罵,沒想到母親只是問哥哥有沒有吃飯,說鍋里還給哥哥留了幾個雞腿,給哥哥補充一下能量。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