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長壽麵:晉北人家講究"地日吃面,地久天長"。揉面時要順時針轉九九八十一圈,象徵周而復始的四季輪迴;拉麵時不能斷,寓意血脈相連的鄉土情結。取高筋麵粉加鹽水和成麵糰,餳發後反覆抻拉,銀絲般的麵條在沸水中三沉三浮,澆上羊肉臊子,撒把翠綠的蔥花,便是獻給大地母親的一碗青絲。
三、舌尖上的文明傳承
當城市裡的年輕人追逐網紅美食時,鄉間老人仍固執地守著這些古老的食俗。這不是簡單的味覺記憶,而是刻在基因里的文化密碼。每一粒在石磨中破碎的穀物,每一根在指尖延展的麵條,都在訴說著人類與土地纏綿千年的故事。那些看似笨拙的手工技法裡,藏著比米其林三星更珍貴的文明星光。
站在現代與傳統的十字路口,我們或許不必完全復刻舊時儀式,但那份對自然的敬畏、對傳統的溫情,應當如同初十餐桌上的雜糧煎餅,越經歲月打磨,越顯醇厚本真。當筷子夾起金黃的煎餅時,我們咀嚼的不僅是五穀的芬芳,更是五千年文明沉澱的智慧滋味。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