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中國傳統節日最集中的月份,而正月十八雖不如除夕、元宵般熱鬧,卻在民間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這一天被稱為「發財日」,源於人們對數字「18」的諧音崇拜——「十八」諧音「要發」,寓意財富與好運的降臨。尤其在商業活動中,許多店鋪會選擇這一天開業,以求開門紅,財源廣進。此外,民間還有祭拜財神、打掃房屋等習俗,旨在祈求新一年財運亨通、家宅安寧。
一、正月十八的食俗:「十八吃3寶,財氣往家跑」
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習俗的重要載體,正月十八的「發財日」自然離不開吉祥食物的點綴。俗語「十八吃3寶,財氣往家跑」便體現了這一天的食俗核心。所謂「3寶」,因地域差異略有不同,但多以諧音、象徵或歷史淵源為依託,寄託人們對財富與幸福的祈願。
第一寶:發糕——步步高升,財源廣發
發糕是正月十八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其名中的「發」字與「發財」諧音,金黃的外觀象徵金銀財寶,蓬鬆的質地則寓意事業「步步高升」。不同地區的發糕做法略有差異:
1.玉米面發糕:以玉米面為主料,加入紅棗點綴,寓意「紅紅火火」。製作時需將玉米面燙熟,加入酵母發酵後蒸製,口感鬆軟香甜。
2.南瓜發糕:南瓜泥與麵粉混合,色澤金黃,象徵「金玉滿堂」,輔以紅棗或葡萄乾,既美觀又討喜。
第二寶:餃子——包住福運,聚財進寶
餃子形似元寶,自古便是財富的象徵。北方地區尤其重視正月十八吃餃子的習俗,認為其能「包住福運」,為家中招攬財氣。常見的餃子餡料也暗含吉祥:
白菜牛肉餡:白菜諧音「百財」,牛肉寓意「牛氣沖天」,象徵財源廣進、事業興旺。
韭菜豬肉餡:韭菜諧音「久財」,搭配豬肉的豐腴,寓意長久富貴。
第三寶:魚——年年有餘,富足美滿
魚是傳統節日餐桌上的常客,因其諧音「余」,象徵「年年有餘」。在正月十八,人們講究吃整魚,且不切斷魚身,以保持「完整聚財」的寓意。常見的做法包括: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