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氣溫回升、冰雪消融、降水增多,天地間水汽氤氳,草木萌動,萬物開始悄然復甦。但雨水時節的氣候也暗藏挑戰:乍暖還寒的「倒春寒」容易侵襲人體,空氣中的濕氣加重,若不注意調養,容易出現體寒、濕氣重、脾胃虛弱等問題。因此,民間素有「雨水吃3樣,扶陽身體旺」的養生智慧,通過飲食助陽氣、驅寒濕,為健康打下根基。
那麼這「3樣」究竟是什麼呢?順應時節吃對這三類食物,既能讓身體與自然同頻生長,又能抵禦濕寒,增強體質。下面就來一一解析,並附上3道家常養生食譜,助您輕鬆吃出健康!
第一樣:春菜——喚醒陽氣,疏肝理氣
雨水前後,田野間的野菜與綠葉蔬菜蓬勃生長。古人認為「春吃芽、夏吃瓜」,春菜是積蓄了整個寒冬的能量後萌發的嫩芽嫩葉,自帶生髮之氣,既能疏通肝氣、喚醒陽氣,又能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緩解春燥。
推薦春菜:薺菜、韭菜、菠菜、菜苔、豌豆苗等。
薺菜:民間稱「報春菜」,富含鈣、鐵和維生素C,清肝明目。
韭菜:「春韭最養人」,辛溫助陽,促進消化。
菠菜:補鐵潤燥,搭配根莖類食材可中和草酸。
推薦食譜:韭菜胡蘿蔔炒豆芽
材料:韭菜200g、黃豆芽150g、胡蘿蔔半根、蒜末少許、鹽、生抽適量。
1. 韭菜洗凈切段,胡蘿蔔切細絲,黃豆芽去根洗凈;
2. 熱鍋冷油,爆香蒜末,先下胡蘿蔔絲翻炒至微軟;
3. 加入黃豆芽大火快炒1分鐘,再放韭菜段快速翻炒,調入鹽、少許生抽,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點評:這道菜色澤鮮亮,口感脆嫩清爽。韭菜的辛香與豆芽的甘甜相得益彰,胡蘿蔔提供β-胡蘿蔔素,三者搭配既能助陽氣升發,又富含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特別適合春季解膩。
第二樣:溫補類食物——驅寒暖身,滋養氣血
雨水時節仍有寒氣殘留,尤其是體質虛寒、手腳冰涼的人群,需適當食用溫補類食物,補充陽氣,驅散體內積寒。
推薦食材:羊肉、牛肉、鯽魚、雞肉等。
羊肉:性溫味甘,補虛暖胃,搭配蘿蔔、黑豆可中和燥熱。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