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的範圍最好在35度左右,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這樣的水溫才有利於發麵,從而做出蓬鬆喧軟的饅頭。
三、和面時注意水量
有時候明明把酵母加夠了,也在溫暖處發酵,卻依舊發不起來,這種情況可能是和面時水量沒加對。一旦水加少了,麵糰太硬,會導致難以發酵。一旦水加多了,麵糰特別粘手,會導致饅頭外形扁塌,不夠鬆軟。所以特別注意水量要合適,建議分次加水,觀察面絮的狀態,揉出乾濕合適的麵糰。如果沒經驗,可以測量好水量,一斤麵粉加250克到270克的水就好。
若是麵糰揉好發現太硬,可以少量多次地給麵糰補水,每次只加一點點水,然後用手輕輕揉勻,直到麵糰開始變得柔軟。若是麵糰稍微有些硬,可以用濕布蓋好,放在溫暖且稍微濕潤的地方,還要延長醒發時間。
四、要在一個溫暖的地方醒發
想要面發得好,必須要給麵糰提供一個溫暖的地方,35度為好。因為酵母菌在適宜的溫度下活性才最強,可以有效地分解麵粉中的湯類,產生二氧化碳,使麵糰變得膨脹,從而做出鬆軟的饅頭。若是所處的溫度太低,酵母菌的生長繁殖會變得非常緩慢;若是所處的溫度太高,酵母菌的生長會受到抑制。所以不要弄錯了。
和面時,把酵母的用量加對了,再掌握好以上4點知識,就不怕面發不起來了。此外,蒸饅頭時注意以下幾點。
1、面發好後一定要反覆揉搓。
2、饅頭胚做好後,最好蓋起來二次醒發,等體積變大。
3、蒸饅頭時,最好冷水上鍋蒸,並保持大火蒸。
4、關火後,不要立即揭開鍋蓋,最好等待三五分鐘。
按照以上方法去做,保准能蒸出大胖饅頭,有時間就試試吧。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收藏、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