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悄無聲息地走到了眼前,帶來了新一輪的高溫,也帶來了別具風格的美食。
「夏至吃一寶,四季不煩惱」,「一寶」指的是什麼呢?南北方各有各的「寶」,一起來看看都是什麼吧!
南方夏至1寶——【餛飩】
南方人為何獨愛吃餛飩?去過南方的都知道,那邊吃飯有很多講究,尤其是「精緻」二字,皮薄多汁,小巧玲瓏的餛飩確實是南方人的心動美食。
那麼夏至吃餛飩,又有什麼寓意呢?
民間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大家都知道下餛飩的時候要在鍋里添足夠的水,餛飩呢,就像小人兒一樣,在水上游來游去,夏至吃餛飩也是希望人們不再怕水。
二,餛飩與「混沌」讀音很相似,含有開闢「混沌」,即聰明之意,帶有希望更加聰慧的美好願望。
即使是一份簡單的餛飩,也因為承載著人們美好的祝願而顯得與眾不同。
下面分享一下餛飩的做法:
1、準備一塊前腿肉,切成薄片後放絞肉機裡面,絞成肉餡,時間可以長一些,吃起來會更細膩。
絞好之後放到盆里,加食鹽、白糖、小蘇打、胡椒粉、生抽、老抽、玉米澱粉各適量,再加兩勺清水,攪拌均勻,攪至粘稠拉絲就行了。然後加少許食用油,鎖住水分,攪拌後放一會兒備用。
2、一把小蔥切成蔥花,蔥白蔥葉分開。鍋中加少許油,油熱後下蔥白,小火慢炸,把蔥白炸出香味,炸至金黃後關火,倒小碗中備用。
3、準備適量餛飩皮,拿出一張放手中,取適量肉餡放皮中間,先對角對摺,再把麵皮捏在一起,下鍋不會開口即可。
4、調碗汁,碗中放蔥花,蔥油、生抽各一勺,香醋半勺,少許食鹽,適量雞精,少許生曬蝦皮。
5、起鍋燒水,水開後,舀出適量開水倒碗中激發出香味,然後把包好的餛飩下鍋,用勺子輕輕推動,水開後加兩次涼水,餛飩煮至全部漂浮起來就熟了,撈到放有料汁的碗中即可食用。
北方夏至1寶——【夏至面】
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舌尖上的中國》里說:「麵條最為素凈,既是飽腹之食,也能容納萬千滋味。」
那麼北方為什麼有吃「夏至面」的習俗呢?
一是因為北方種植小麥居多,夏至來臨前是小麥豐收的時期,以此來慶賀豐收。
二是以麵條之長比喻夏季之長晝。
三則是因為夏至過後,天氣炎熱沒胃口,食欲不振,易消化的麵條就成了最受歡迎的主食,做法簡單,吃著也方便。
下面分享一道蔥油拌面的做法:
準備食材:
準備1斤左右的圓麵條,放盤中備用。
半根黃瓜,清洗乾淨後切成薄片,再切成均勻的細絲,放入小盆中。幾顆蒜拍扁切成蒜末,放一旁備用。一小把炸好的花生米,剝去外皮,用刀拍碎,放入盆中。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