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是我國的特色美食,也是我們去早餐店經常吃的早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現在天氣越來越涼,早晨吃上一大碗,一整天都會暖乎乎地。
餛飩在有的地方又叫「抄手」,每個地方的生活習慣不同,做法也有差異,有的地方講究餡的調法,有地方講究湯的味道,還有的地方講究皮的包捏手法,做法不同,卻都很美味。
說起包餛飩,現在的年輕人恐怕會的不太多,尤其是擀皮這一步就能難倒一大堆人,所以有的人或者不吃,或者買皮包著吃,我家媳婦是個挑剔的人,不喜歡買外面的麵食(包括餃子皮和餛飩皮)。
還好,我從小就是個吃貨,媽媽做飯的時候,我總是圍在旁邊打下手或者看熱鬧,竟然也學會了包餛飩,喜歡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愛吃餛飩不會包?教你懶人做法,從擀皮到調餡講解詳細,皮薄餡香,太簡單了!
1.盆里加入適量的麵粉,然後加入1小勺的鹽增加面的韌性,分少量多次倒入涼水調面,攪拌至面絮狀再下手揉成光滑的麵糰,放一邊醒發10分鐘。
2.豬肉適量切碎剁細,我用的是裡脊肉,喜歡吃香的可以用肥瘦相間的肉,然後加入1把洗凈的香菜一起剁細(香菜和豬肉的量為1:1),香菜和豬肉一起調餡包餛飩,味道特別鮮美,沒吃過的朋友一定要試一下。
3.剁細的豬肉香菜餡放到碗中,加入適量的雞精、蚝油、生抽、鹽、食用油順一方向攪拌均勻,餛飩餡就調好了。
4.醒好的麵糰放在案板上再揉一揉,揉至光滑後再用長擀麵杖擀成薄餅,然後用擀麵杖比著切成長條,將長條再摞起來,切成梯形,這種梯形的餛飩皮好包又好看。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