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可真快啊!一轉眼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到了,今年已經過了一半,生活卻還是亂糟糟的,感覺一事無成,說實話,實在不好意思回去。
端午節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是一個相當隆重的日子,到了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放紙鳶、睇龍船等活動,這些都是流傳千年的端午習俗,而端午吃粽子是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之一,粽子也成為了端午節代表性「美食」。
雖然每年臨近端午節時,超市都會提前擺滿粽子,但是很多人還是喜歡自己在家包粽子吃,既經濟實惠,又美味放心,而且一家人一起動手,還能體驗製作過程的樂趣。
包粽子並不難,只要提前把糯米泡好、餡料準備好,再用粽葉把糯米和餡料包緊,用繩子捆緊實,不漏米就行了,關鍵就在於煮粽子,有人會說煮粽子還不簡單,直接把粽子丟水裡煮熟不就是了。
確實如此,可是有的人煮出來的粽子不是夾生,就是沒味或香味不濃,其實煮粽子也是有技巧的,要想粽子煮的好吃,這「三步」要牢記,煮出來的粽子軟糯香甜不夾生,而且粽香味濃郁,端午節快到了,趕緊收藏好,學會了家人就有口福了。
第一步:冷水下鍋煮
有些人覺得煮粽子,冷水下鍋和熱水下鍋應該沒什麼區別。
其實是有區別的,就好比我們給肉類焯水時,如果熱水下鍋煮,肉質表面一層很快縮緊,導致外面熱水難以進入,裡面血水出不來。
煮粽子也是一樣的,如果熱水下鍋煮,外面一層的糯米很快熟了粘連在一起,導致外面的熱氣很難進入中心的位置,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就容易夾生有硬芯。
正確做法:先把粽子放入鍋中擺好,然後一次性加滿沒過粽子5cm的水,先大火煮開,然後蓋上蓋小火煮3個小時,隨著水溫的升高,水也慢慢把熱量帶到粽子裡面,這樣煮出來粽子不會夾生。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