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糰打到什麼程度,全然取決於麵糰冷藏水解的時間
如果需要隔夜水解,麵糰打出筋度(粗膜)即可
視頻里的厚膜我後續冷藏水解了4個小時。
冷藏水解後的麵糰拿出來,回溫到16-18℃。
在室溫26℃左右大約需要一小時。
視頻是冷藏水解4小時回溫以後拉出的膜,大約7分的樣子。因為發酵時間長,麵筋拓展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
如果沒有時間冷藏水解,可以直接打到視頻的程度(7、8分膜)。
將回溫好的麵糰分割成三等份,按照視頻的預整形方式收成長條形
然後在26℃中鬆弛30分鐘
如果用的是USA Pan,請分成4等份。
案面上均勻的撒薄粉
按照視頻的方式,將鬆弛好的麵糰擀長。
擀麵杖從麵糰中間往下順勢推開,然後左手捏住最上端,擀麵杖從中間往上推開,長度約28-30cm。
鬆弛到位的麵糰應該很容易就能推開
怎麼判斷是否鬆弛到位?
麵糰上撒點粉,手指腹往下按壓,看坑是否回彈,不回彈即表示鬆弛到位。
另外,鬆弛到位的麵糰觸感會如同耳垂一般柔軟。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暴力擀卷!如果麵糰回縮請繼續鬆弛一會再擀。
麵糰太緊會影響後續的充氣。也不要用力擀很長,會變成無脊椎動物:千層麵條片。
別問我是如何知道的
將擀好的麵糰順勢捲起(不需要按壓收攏,鬆鬆地自上而下地滾下去就好,不要卷很緊),放入模具盒,室溫28℃10個小時左右(30℃的話大約6-8小時)。
發酵溫度最好根據自己酵種適宜的溫度來選擇(就是平時酵種最活躍的溫度,太低和太高都會抑制發酵)
法粉吐司擀卷太緊會造成充氣阻力而發不起來。所以新手比較建議直接分割兩份後團圓放入模具。這樣充氣會比較容易而且組織會有均勻的蕾絲氣孔。
這個麵糰量擀卷後入模應該基本鋪滿底部的。如果空隙很多,有可能就是擀卷太緊導致每個麵糰成瘦子。
山形吐司發到八九分滿左右(具體根據麵筋狀態來調整)
(USA Pan請發到離膜口1.5cm,就是從邊緣數下來2行的地方)
關於最佳進爐時間,V姐有話說: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以幾分滿作為判斷入爐的唯一標準。酵種吐司的進爐時間有另外兩個參考指標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