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韭菜洗乾淨後切成小段。
3、雞蛋打散後,加入鹽1小勺,將韭菜節放進去攪勻。
4、將豆腐塊放進蛋液中滾一圈,使豆腐塊上粘滿蛋液。腌制5-10分鐘左右。
5、用平底鍋放入植物油燒至5成油溫時,輕輕撥入粘了蛋液的豆腐塊。
6、用中小火煎至豆腐底部呈金黃色,才能翻面煎另外一面哦,否則豆腐很容易在翻身的時候碎掉。直到豆腐塊煎至兩面金黃即可裝盤。
7、豌豆芡粉1勺,加入清水攪勻。
8、另用一口乾凈的鍋,加入少量清水煮沸,加入耗油1勺用勺子快速勻開,加入芡汁調製成濃稠的耗油調味汁。
9、將調製好的耗油汁用勺子淋在煎好的豆腐塊上。
小貼士:
1、豆腐我選的是老豆腐,嫩豆腐太嫩,對刀工不好的我來說,要完整的切成豆腐塊是一大考驗。而且,嫩豆腐的水分相對要多一些,煎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弄碎,影響豆腐的完整和美觀。
2、真正的韓式香煎豆腐的蘸料比較複雜,我感覺這豆腐煎好後,已經是香氣撲鼻,至於調料就根據自己的喜好,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好了。嘿嘿,我這次就嘗試了配耗油的新吃法,極其簡單,味道還挺鮮的。
3、當然不喜歡耗油味道的朋友們,可以加辣椒醬,或者撒上胡椒粉,花椒麵,來一個川味的香煎豆腐也一定相當的好吃。
香炸杏鮑菇(椒鹽版)(番茄醬版)
杏鮑菇的肉質豐厚,口感脆嫩似鮑魚,且具獨特的杏仁香味,經過炸制後的杏鮑菇更有其獨特的風味,無論是沾番茄醬還是椒鹽,都能讓你吃出肉味來!
你也可以將杏鮑菇換成平菇,但平菇洗完後含水分較多,再裹上糊炸制時容易起濺起油泡,炸完後也極其容易回軟。
椒鹽做法:花椒粒用小火慢慢的焙乾,鹽也用小火焙,直至發黃。把焙乾的花椒粒、精鹽,倒入料理機,把花椒和鹽粒打碎,再加入適量的辣椒麵,孜然面,芝麻碎,白砂糖,雞精調勻即可。花椒、鹽粒的比例是 1:1,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調整比例
也可以直接去超市購買,但絕對沒有自己做的香
食材:杏鮑菇200克、麵粉40克、澱粉40克、雞蛋一個、鹽2克、自製椒鹽2克、水50克、亨氏番茄醬適量、自製椒鹽適量
做法:
1、杏鮑菇一個200克洗乾淨,瀝干水份。
2、先把杏鮑菇切斷,然後用手撕成小段
3、把麵粉40克,澱粉40克,雞蛋一個,鹽2克,自製椒鹽2克,水50克放一起調成順滑的麵糊
4、把麵糊靜置15分鐘
5、將撕好的杏鮑菇放入麵糊中均勻裹滿麵糊。
6、然後入油鍋炸至金黃撈出控油即可。
春天裡的小清新白灼兒菜
日前去菜場買菜,看到本地老阿姨有賣新鮮的兒菜,上海這邊叫娃娃菜。這種菜平時在上海及少碰到,一般春天才能買得到。在網上搜了一下,兒菜,其實屬於芥菜的一個新品種(抱子芥),其特點是莖部膨大呈肥胖狀,肉質葉柄及葉脈淺綠色,肉白質嫩,味甜多汁。這種菜既好吃又清火,食法多樣,可以炒食、涼拌、白灼、煮湯等。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